-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观察
Social Observation
民俗与基本社会秩序维系
万建中*
【摘 要】民俗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这是因为:第一,民俗处于社会的
底层,具有超强的稳定性。第二,民俗有一定的宽容度,可以非暴力地消除
和解决一些社会矛盾。第三,民俗让人们的情感行为和愿望趋于一致,引导
人们采取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和对这些行为方式共同的认定。第四,民俗让
生活具有可预见性。民俗的狂欢力量,不是不安定的因素。民俗事象较之任
何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形态都更强烈地表现出普遍的人文精神。民俗是维系
社会基本秩序不可或缺的力量,是永远存在的普遍社会文化现象。
【关键词】民俗 社会秩序 属性
民俗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力量的 一、民俗是具有狂欢属性的力量
展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俗努
力将人们的言行和思想观念纳入规范的维度 民俗似乎存在一些对社会治理来说不利
之中。另一方面,以传统的力量捍卫传统。 的因素,其中之一是具有狂欢属性。表面上
民俗有四个方面跟社会治理相关的性质。第 看,群体的狂欢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既
一,处于社会的底层。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 然是非理性的,就可能带来社会不安定,甚
和观念处于社会的底层,是最稳固的,也就 至导致生活混乱。现实生活中只有民俗具有
是说民俗具有超强的稳定性。第二,民俗有 巴赫金所定义的狂欢特质,巴赫金对狂欢确
一定的宽容度,可以非暴力地消除和解决一 定了四个范畴,人们之间随便而又亲昵的接
些社会矛盾。第三,民俗让人们的情感行为 触、插科打诨、俯就和粗鄙 1 。民俗文化完
和愿望趋于一致,引导人们采取相对一致的 全满足了这四个特征。他同时指出,狂欢式
行为方式和对这些行为方式共同的认定。第 世界感受的四个特征,“都不是关于平等与
四,民俗让我们的生活具有可预见性,让我 自由的抽象观念”。相反,是具体感性的思
们的生活变得有规律。可预见性的生活是安 想,是以生活形式加以体验了的,表现为游
全的生活,也是相对稳定的生活。 艺仪式的关于平等与自由的思想。
* 万建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1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179页。
123
2016年第6期(总第10期)
民俗活动是没有边界的,局外人可以 欢积极作用的表现。重大场合所发生的事
诉诸当地的民俗行为,而且所有的参加者都 故,极少是民俗场合发生的。一些庙会人山
是平等的、自由的。譬如,某人到办公室求 人海,人头攒动,但很少发生踩踏的事件。
助一个有权势的人,办公室是权力的所在 上海出现过踩踏事件并不是民俗事件。因为
地,在掌权人的办公室,权力的显现非常明 参与民俗有一种信仰存在,去的人是带着
显。他的作态和语调跟他平时说话是不太一 信仰去的,一种愿望去的,而不只是为了一
样的。但是只要把他拉到餐桌上,便由权力 种观赏和娱乐去的。民俗的力量和狂欢的力
空间移植到相对民间的空间,可以展开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