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熊博士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汇报资料
关于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
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
胡锦涛同志讲:“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较大风险的可能性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很现实的。我们必须有足够估计,做好最充分准备。还是那句老话,宁可把风险、困难估计得足一些,也千万不要因为估计不足而在风险一旦发生时手足无措,限于被动。”
;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
第二部分 全面风险管理简介
第三部分 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第四部分 33家央企2008年开展风险管理报告情况
第五部分 2009年风险管理报告的有关情况
;第一部分
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
; 一、国外大公司各类重大风???事件频发;*;*;战略风险案例:安然公司;战略风险案例:某中央企业; 国内外一批扩张过快的公司可能会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倒下: ----过去花巨资收购的股权目前大幅缩水,若出售该股权损失巨大; ----金融危机将导致经济(深度)衰退可能致使公司效益大幅下降; ----公司效益大幅下降必然导致还本付息等偿债能力大幅下降; ----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必然导致公司出现危机。; 2008年7月16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基金宣布清盘,在美联储担保之下,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0多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还是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
美国银行是美国最大的零售银行,当时市值约1539亿美元;
而美林公司股价由2008年年初的每股50多美元跌至10多美元,市值仅剩261亿美元。; 2008年9月21日,华尔街仅剩的美国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宣布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 次贷危机爆发
后,美国总统布什:
“华尔街喝醉了!”; 巴菲特在2003年曾预言:“金融衍生产品是定时炸弹和大规模杀伤武器。”他命令其投资的博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保险事业部立即撤出该类业务。;美国投行忽视次贷风险的前提:
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根本不可能!
虽然:2000年~2006年初,美国房价指数上涨了130%,是美国历史上房价上升同期中涨幅最高的。;从次贷角度看战略风险 ;*;财务风险案例:施乐公司、帕玛拉特公司;2002年前后,在无法收回海外代理商货款的情况下,该企业仍然向海外发货,忽视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在1998年至2003年间该企业实现利润人民币33亿元,却遭受39亿元的海外欠款,最终不得不于2004年在美国向海外代理商提起诉讼,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跨国诉讼;
为尽早结束无休止的跨国诉讼,2006年4月该企业与代理商签订和解协议,收回应收账款金额仅为人民币13.6亿元,损失25.4亿元,占同期利润的77%。;*;市场风险案例:香港百富勤公司(Peregrine);*;*;*;该公司是全球第三大石油公司,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四(2005年);
2004年1月,壳牌公司宣布其披露的油气储量信息有误,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及英国金融服务局的调查;
2004年7月,该公司向美国证交会及英国金融服务局交纳罚款达1.5亿美元。公司董事长及一名高管辞职。
;;;*;*;*;二、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
出台相关规定促进了风险管理的发展;内部监控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 2005;对全球影响最大的是美国COSO内控 —风险管理框架;
《萨法》第404条款规定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中须披露:
公司管理层在建立和维护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的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履职情况;
公司管理层须对该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以一个公认架构进行评估(例如COSO内控框架)。
另外,《萨法》还要求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的内控自我评估结果进行鉴证。
;对全球影响最大的是美国COSO内控 —风险管理框架;COSO及其“内控—风险管理框架”简介;COSO内控框架(1994);COSO风险管理框架(2004);45;*;*;*;《指引》的结构及逻辑关系; 2008年6月,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
、银监会、保监会共同发布了《企业内部控
制基本规范》,2009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结构
第一章总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