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熔渣-熔渣分级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开发 清华大学 北京达立科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外气流床煤气化技术 分级气化工艺示意图 分级气化工艺创新点 氧气分级供给,使气化炉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平均温度提高 预混程度控制技术调整火焰中心的温度和位置,降低工艺喷嘴附近的温度,延长喷嘴使用寿命 分级气化工艺化学反应本质 气化炉内气体组分分布 与其他技术的对比 分级气化工艺科技查新报告 国际工程公司咨询报告 BP-清华大学煤气化技术评估协议 863课题验收意见 国家科研计划和项目 863课题 非熔渣-熔渣两段式煤气化炉(2002AA529050) 973 课题 分级气流床气化的基础理论研究(2004CB217705) 发改委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 非熔渣-熔渣两段式煤气化炉([2006]2352号) 非熔渣-熔渣分级气流床气化工艺技术研究开发 冷态流场及其模拟 反应动力学及数学模型 热态实验与数值计算 第二代气化炉的研究开发 结论 1.1 流场测量模型 三种结构气化炉的测量 3维速度分布 浓度分布 颗粒直径分布 停留时间分布 …… 测量仪器和方法 示踪技术-RTD 正在测量的气化炉 1.2 流场测量结果 1.2 流场测量结果 1.3 流场数值模拟 1.3 流场数值模拟 1.3 流场数值模拟 2.1 反应动力学研究 2.1 反应动力学研究 2.1 反应动力学研究 研究仪器 2.2 动力学模型 2.2 动力学模型 2.3 动力学模型 2.3 动力学模型 2.3 动力学模型 2.3 动力学模型 2.3 连续气化和分段气化比较 2.4 热态数值模拟 2.4 热态数值模拟 2.4 热态数值模拟 3.1 热态实验台炉体 热态实验台照片 3.2 分级气化的温度分布 进行分段气化后,在采用CO2作为预混调节控制气体的情况下,喷嘴附近的温度比不分级的时候可以降低200℃左右,有效延长了喷嘴的使用寿命 3.3 分级气化的效率 其它运行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分段气化的合成气中有效气含量比连续气化要高2个百分点左右,冷煤气效率也得到提高,碳转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3.4 热态测试结果 3.4 热态测试结果 4 第二代气化炉的开发 垂直管悬挂自由膨胀膜式水冷壁 强制循环水冷却 双重点火启动保障系统 分级燃烧气化系统 熔渣分级喷雾渐冷系统 增大的排渣口设计 增大的激冷室设计 4 第二代气化炉的开发 5 分级气化工艺的特点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已经与国际石油公司签订技术评估协议 喷嘴预混程度调节气体可以采用CO2、N2、水蒸汽等其它气体,结合氧气的分级给入,降低喷嘴附近的温度,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 减少了第二段的回流区,气化炉的有效气化空间增加; 5 分级气化工艺的特点 二次氧气加强了气化炉内的物料混和,气化反应加强; 二次氧气提高了气化炉下部的温度,整个气化炉的平均温度得到提高,有利于气化反应充分进行; 物料混和的加强,延长了物料的停留时间,气化反应进行更加彻底; 基于上面原因,有效气体成分和碳转化率高于传统水煤浆气化工艺。 H2含量沿气化炉高度的分布 CO含量沿气化炉高度的分布 模型计算结果 2.35 1.8 增加量 85.41 84.86 83.06 CO+H2 38.35 38.19 38.71 H2(%) 96.9 99.2 96.9 碳转化率(%) 47.06 46.67 44.35 CO(%) 分级气化 (转化率不变) 分级气化 (碳转化率提高) 连续气化 气体名称 工业炉尺寸及网格 CO H2 CO,CO2,O2,H2和H2O份额及温度的变化情况 (a) 平均值 (b) 轴向向的分布 (a) (b) Cold flow field thermal flow field Fig.3 axial velocity on the axis in cold and industrial conditions 耐压钢壳内径1000mm,总高4200mm;安装耐火层后气化室实际内径350mm,实际高度1820mm。 不同的测孔和喷孔 氧煤比对有效气体含量的影响 20 25 30 35 0 0.1 0.2 0.3 Secondary O2 ratio CO [%] 0.7 0.9 1.1 0 10 20 30 0 0.1 0.2 0.3 H2 [%] 0.7 0.9 1.1 Secondary O2 ratio 二次氧气对有效气体含量的影响 膜式水冷壁传热及温度分布 膜式水冷壁水动力计算 * * Shell Prenflo GSP E-Gas 两段干煤粉 四喷嘴 HT-L航天炉 Texaco 现有气流床气化化学反应过程: 脱水分和挥发份→燃烧→气化 分级气化化学反应过程: 脱水分和挥发份→燃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