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硅材料科学与技术
PAGE 490
第八章 硅中的杂质
半导体硅晶体是高纯材料,对杂质的引入非常敏感,人们有意掺入电活性杂质(如硼、磷等),来控制它的电学性能,以制造不同功能的器件。但是,在硅晶体生长和器件制造的工艺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各种原因无意地引入电活性或非电活性的杂质,这些杂质或者它们所造成的二次缺陷对硅材料和器件的性能有破坏作用,因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般在硅晶体中无意引入的杂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轻元素杂质,包括氧、碳、氮和氢杂质;另一类是金属杂质,主要是指铁、铜和镍等3d过渡金属。这些杂质由不同的途径进入硅晶体,对它的机械和电学性能也有不同的影响。在7.1.1节中已一般地讨论了作为硅中的非本征点缺陷即硅中的杂质的一般性质和行为,本章分别介绍氧、碳、氮、氢杂质和过渡金属杂质在硅中的基本性质,它们在硅中的沉淀,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硅材料和器件性能的影响。
8.1 硅中的氧
氧是直拉(CZ)硅单晶中最主要的杂质,已被研究四十多年。硅中的氧浓度一般在1017~1018cm-3数量级,以间隙态存在于硅晶格中。氧是在晶体生长过程中被引入的,在随后的器件制造工艺过程中,由于硅晶体经历了各种温度的热处理,过饱和的间隙氧会在硅晶体中偏聚和沉淀,形成了氧施主、氧沉淀及二次缺陷。这些和氧有关的缺陷,对硅材料和器件具有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有利的方面是它们能结合器件工艺,形成内吸杂,可以吸除金属杂质;氧杂质还能钉扎位错,提高硅片机械强度。不利的方面是当氧沉淀过大时,又会导致硅片的翘曲;氧沉淀还能引入大量的二次缺陷。对硅材料和器件的电学性能有破坏作用。在半导体硅材料大规模应用的早期,人们认为氧仅仅是有害杂质,努力使之在硅晶体中的浓度降低,在70年代末,人们认识到它能提高硅片的机械强度以及可能具有内吸杂效应,可以加以应用。在现代硅材料生产中,氧的浓度通常被控制在所需要的范围。本节介绍硅中氧的引入、硅中氧的基本性质以及它对硅材料和器件性能的影响,还阐述热施主和新施主的性质,重点介绍硅中氧沉淀的形核、长大、形态以及影响氧沉淀生成的因素,最后介绍了内吸
8.1.1 硅中氧的基本性质
直拉硅单晶中的氧来自晶体生长时石英坩埚的污染。当多晶硅熔化成液相时,液态硅在高温下严重侵蚀石英坩埚,其反应方程式为:
部分SiO从熔体表面挥发,部分SiO则在熔硅中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分解的氧便引入熔体中,最终进入硅晶体。硅中的氧占据着晶格间隙位置,处于Si--Si键中间偏离
轴向方向,其结构如图8.1中所示。间隙氧本身在硅中是电中性杂质,尽管它的浓度要比硅中掺杂剂的浓度大三四个数量级,但它并不影响硅的电学性能。在液态硅中,氧的浓度受到下列因素影响:(1)热对流。(2)熔硅和石英坩埚的接触面积。(3)机械强制对流。(4)SiO从液态表面的蒸发。(5)氧在固体晶体中的结合。在晶体生长初期,很强的热对流运输缺氧的熔体通过热坩埚壁的最大面积,增加了石英坩埚的熔解,因此,有大量的氧原子被引入硅熔体。对于区熔(FZ)单晶,由于没有用到石英坩埚,所以其中氧的浓度很低。在实际操作中,改变晶转和埚转等生长工艺参数,能有效地控制直拉硅晶体中的氧浓度。
在Si—O二元系中,由于难于测量液态硅中的氧的浓度,迄今为止,尚无精确的Si—O系相图。在研究硅中
氧的分凝系数的基础上,Yatsurugi等人曾提出了Si—O相图的示意图,如图8.2所示[1]。
1.氧的固溶度
一般认为,在硅的熔点温度,硅中氧的平衡固溶度约为2.75×1018cm-3[2],随着温度的降低,氧的固溶度逐渐下降。但是,由于研究者使用的测量方法不同,被测量样品的热历史不同,氧的固溶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有着不同的报导,图8.3表示的是氧的固溶度随温度变化曲线[3]。在低温小于700℃时,由于小沉淀的生成,所以固溶度有所增加。
式中,△S为溶解熵,△H为溶解焓,R是气体常数,T是绝对温度。
Itoh等人[4]利用带电粒子活化法(Charged Particle Activation Analysis,CPAA),在1000~1375℃温度范围内测量了氧的固溶度,他们得到溶解熵△S为27.6 kcal·mol-1,溶解焓△H为3.3 kcal·mol-1·K-3
这里leV=23.1 kcal·mol-1。他们还认为,氧的固溶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在1200℃ 左右应该有一个轻微转折点,Gass等人
对于普通的直拉硅单晶,氧浓度一般为5~20×1017cm-3。在集成电路器件制造过程中,硅片要在600~1200℃经历多道热处理工艺,
度,因此,原来处于间隙位置的氧就会沉淀下来,形成氧沉淀及相关缺陷。
2.氧的分凝
当硅晶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思维导图.doc
- 第1章液态金属成形过程及控制.doc
- 第1章作业题解.doc
- 第2讲比和比例教师版.doc
- 第2章炼钢过程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doc
- 第2章-流体的运动详细答案.doc
- 第2章随机过程习题及答案.doc
- 第2章习题答案.doc
- 第2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doc
- 第3课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利润最值问题教师.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