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诉讼的类型:诉讼通常分为 诉讼、 诉讼和 诉讼三种。? 3.怎样做到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我们自觉 、依法做事、 ,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2)同 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我们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 ,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刑事 民事 行政 依法律己 依法维权 违法犯罪 机智 法律的特征、本质和作用 【考向分析】 ①法律的特征、本质和作用在中考中时有考查,常以选择题、分析题、简答题的形式考查,难度偏大。②备考中对此知识点要注意理解。③要结合典型案例,特别是近几年查处的大案要案,加深对法律的特征、本质和作用的理解。 1.(2013玉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令,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年3月1日依法对糯康、乍萨、依菜、扎西卡四名湄公河案罪犯执行死刑。这说明法律( ) ①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③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④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①和④正确,对罪犯处以刑罚正体现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和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②在材料中未予体现。③不符合题意。 D 2.(2014云南)下列关于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是仅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③法律同道德、纪律一样,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④法律是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对法律的特征的理解和认识。②错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错误,只有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预防违法犯罪 【考向分析】 ①中考的常考知识点,考查形式多样,难度中等。②备考中要熟记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犯罪的特征和刑罚的种类,理解并掌握怎样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③要注意留意典型案例中违法犯罪分子受到的处罚,加深对违法与犯罪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还要注意结合交往、不良诱惑、道德等知识点,加深对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的理解和认识。 1.(2014南昌)2014年5月23日,湖北省成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等36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一审公开宣判,判决被告人刘汉、刘维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说明( ) ①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法纪观念淡薄必然陷入犯罪的泥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犯罪的理解和认识。③错误,只有犯罪才应受到刑罚处罚。④错误,有了不良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如果注意改正,防微杜渐,就不会滑入犯罪的深渊。①②符合题意。 A 2.(15预测)22岁的姜某,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他曾在高邮一家企业打工。后因经常旷工,被单位除名,后来迷上赌博,输了不少钱。为筹集赌资,他借了不少高利贷。因无钱偿还高利贷,姜某曾多次遭债主上门逼债。当他把这件事告诉好朋友钱某等人后,几人一合计,决定由姜某借高利贷出资,钱某以租车为名,骗取某租赁公司别克凯越轿车一辆。几人一拍即合,钱某以租车为名,将租赁公司的轿车骗到手后,随即以23 000元的价格,将价值60 000元的轿车,低价卖给高利贷放贷者。经审理,姜某等人连骗3辆轿车,合计人民币130 000元。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决姜某有期徒刑3年,处罚金70 000元;而钱某,作案时因处于缓刑期,因此,被依法撤除钱某缓刑后,决定对钱某执行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70 000万元。其他被告人也受到相应处罚。 (1)姜某等人的诈骗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你是怎样判断出的? (2)姜某的人生历程给你哪些启示? 解析:此题考查对违法犯罪的理解和认识。第(1)问,考查对犯罪的三个特征的理解,姜某的行为已具备犯罪的特征,因此是犯罪行为。第(2)问,主要是回答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防患于未然。 答案:(1)犯罪。姜某等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刑罚处罚。 (2)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②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我们要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第五讲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LOGO 1.熟记法律的特征、本质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熟记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