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地区青铜时代的太阳崇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越地区青铜时代的太阳崇拜

72 吴越地区青铜时代的太阳崇拜 地域文明 吴越地区青铜时代的太阳崇拜 ——一种青铜杖饰的文化解析 郎剑锋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内容提要:东周晚期,吴越地区流行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青铜杖饰,其在结构、形制和装饰等方 面都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结合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进行推断,这种青铜杖可视为简化的太阳树,这是 吴越地区青铜时代太阳崇拜的物证。该信仰在吴越地区至少可追溯至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时期,至 汉晋时期则已经发生明显的转变,以至最终消失。青铜杖饰象征意义的分析表明,吴越地区新石器时 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宗教信仰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吴越地区与长江上游地区可能存在远距离的文化交 流,但二者的具体过程尚不清晰。 关键词:吴越地区 青铜杖饰 东周晚期 太阳树 太阳崇拜 中图分类号:K871.3;K876.41;K892 文献标识码:A H 太阳崇拜在世界早期文明的信仰体系中占 上,椎髻,躯干及四肢饰复杂的几何纹样。通高 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特别是中国上古时期也 18.7厘米(图一:3)。 存在太阳崇拜现象。此前,已有不少学者利用传 标本二,1984年江苏丹徒北山顶墓出土[3]。由 世文献和考古资料对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进行 杖首和杖镦两部分组成:杖首顶端为一鸟形雕塑 过宏观讨论或综合研究[1]。由于传世文献中关于 (简报称“鸠”),尖喙短尾,羽纹清晰;杖镦末端为 W 吴越地区青铜时代宗教信仰方面的记载较少,且 一跪坐人像。杖首和杖镦的对应位置为凸棱和圆 时代较晚,文本的真实性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本 箍,圆箍上饰细密的棘刺纹,凸棱和圆箍上下各 文拟通过分析一种仅见于吴越地区的青铜杖饰, 饰一周勾连云纹和锯齿纹,杖首立鸟下缘和杖镦 对吴越地区青铜时代的太阳崇拜进行探讨,并就 人像上缘也饰勾连云纹,杖首、杖镦近銎口处饰 N 该信仰在吴越地区的源流展开讨论。 云纹。跪坐人像双目平视,双手置于腿上,躯干及 一 青铜杖饰的形制 四肢饰云纹。杖首通高21.2、杖镦通高19.2、管状 目前,笔者共收集到五件(组)青铜杖饰,时 銎最大直径3.4厘米(图一:1)。该组青铜杖饰出 代相对集中,皆为春秋晚期阶段。下面即以发现 土时銎口相对,且呈直线分布,相距1.89米,据此 时间为序,对其形制进行介绍。 可知青铜杖原来的高度接近2.3米。 D 标本一,1970年浙江吴兴埭溪出土[2]。仅存杖 标本三,1987年江苏丹徒青龙山墓出土[4]。墓 饰末端,报道者借用青铜兵器术语,称之为“镦”, 早年被盗,青铜杖饰只残存杖首部分,顶端的鸟 可从。铜镦上段为上粗下细的管状銎,底部为跪 形雕塑已不存。杖首形制、装饰与丹徒北山顶杖 坐人像;管状銎近口部饰两组凹弦纹,中部为突 首近同。杖首残高16.5、管状銎最大直径3.3厘米 起的圆箍(以下简称“圆箍”),饰细密的棘刺纹, (图一:2)。 [5] 上下依次装饰勾连云纹和锯齿纹;管状銎末端为 标本四,1990年浙江绍兴漓渚镇中庄村出土 。 断面呈三角形的凸棱(以下简称“凸棱”),凸棱上 杖首、杖镦的形制与北山顶杖饰相近,但细部特 边饰云纹一周。跪坐人像双目平视,双手置于腿 征存在一定差异。该杖首顶端的鸟形雕塑作展翅 收稿日期 2015-03-05 作者简介 郞剑锋(1981-),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