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类标本制作参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鼠类标本制作参考 一、工具及材料: 乙醚、塑料袋: 用于捕获的野外鼠体表寄生虫处理。 直尺、标签、采集本、电子天平: 测量及记录动物标本的名称、身体特征、性别、采集地点等。 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长镊子、小镊子、解剖盘、滑石粉: 用于标本的剥皮、解剖。 针、线: 用于标本皮毛的缝合。 不同粗细铁丝(或竹筷)、钢丝钳、尖嘴钳、棉花(脱脂棉和普通棉花各半): 用于标本内部填充及造型。 大头针、木板(硬纸板或泡沫板): 用于标本制作后的固定。 取脑勺(取铁丝一段,前端砸扁弯成勺状)、黄粉虫(面包虫)、84消毒液、烧杯、记号笔(也可用锅煮沸头骨剔除肉质): 用于头骨清理。 防腐剂(砒霜防腐粉:砒霜、明矾、樟脑按2∶7∶1研成粉末混匀;硼酸防腐粉:硼酸粉、明矾粉、樟脑粉按5∶3∶2混匀即可,可代替砒霜防腐粉,较砒霜防腐粉差,但使用较安全。) 二、操作步骤: 1.标本处死:对实验室饲养鼠类标本一般采用断颈处死,对于反抗比较激烈的可以先用乙醚麻醉后再进行断颈处死。 2.体表寄生虫处理:野外捕获的鼠类连同鼠布袋放入塑料袋内并倒入适量乙醚扎紧袋口,密闭十分钟后取出,收集鼠布袋上面的体表寄生虫。 3.记录:辨别鼠种类和性别,测量其体重、体长、耳长、后足长、尾长,做好记录。按照标签内容填写采集和测量信息备用。 4.剥皮:将鼠体仰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沿腹部正中肛门前部开始向胸骨后端切开皮肤,开口大小为略大于鼠头为宜,操作时用力不要太猛,以免将腹腔切破而污染皮毛,然后用刀背或小镊子将切口与后肢相连的皮肤与肌肉分离,将后肢分别往切口处推出,剪断膝关节并除去小腿上的肌肉,剥离背部等周围的肌肉,再把生殖器、直肠与皮肤联接处剪断,清理好尾基部周围的结缔组织,用左手捏紧尾基部,右手捏住尾椎骨缓慢往上拉,直至完全抽出,若出现体液渗出可撒上滑石粉避免污染毛皮,继续剥至前肢,在肘关节处剪断,清除肌肉再剥至头部,用解剖刀紧贴头骨至耳部,剪或切断耳根至眼部时,可看到一层白色网膜状的眼睑缘,细心切开网膜的下端后,即露出眼球了。剥离上下唇时,先在鼻尖的软骨处剪断,然后再用解剖刀剥离下唇,这时皮与肉体已分离,去掉皮内脂肪和贴在皮上的肌肉, 5.防腐:均匀涂抹防腐剂于鼠皮(内),并在四肢骨骼上缠以少许棉花(脱脂棉)以代替原来的肌肉,再翻转鼠皮,呈皮朝外直筒状即可。 6.填充:削好1根比原尾椎骨稍细而又均匀光滑的竹的假尾椎骨或用铁丝紧缠棉花(脱脂棉)制成假尾,插入鼠的尾部末端,假尾要比原尾长一些,以达到腹腔开口处的1/2处为好,这样一方面可固定尾巴,也可支撑整个身体。然后将蓬松的棉花捏成前细后粗形状,用大镊子夹紧棉花的前端,从开口处紧插至头部,再在四肢和躯干部不足处,适当填上蓬松的棉花。这时,削制的尾椎骨应紧贴腹部压住棉花,使尾椎不至上翘。缝合切口时,要将标本摆正,针从里向外交叉缝制。 7.整形与固定:标本制做的好坏与整形关系很大。整形时,需将标本横放在桌面上,头部向左,将前肢往里缩,掌面朝下,后肢伸直,跖面朝上与尾平放,眼部用小镊子将棉花挑开,似微凸的眼球,毛要理齐,两耳要竖立,头部稍尖,臀部要拱起。标签系于右足,将标本置于硬纸板或泡沫板上,四肢用大头针固定,阴干后就制成了假剥制标本了。 8.头骨处理:将剥离的头骨剪下,用取脑勺去除脑组织,剔除眼睛和大部分肌肉放入烧杯,做好标记,加入黄粉虫至刚好没过头骨量,放置于干燥通风处,每天注意观察,将头骨翻动,让各部分软组织都能被侵蚀干净。待大部分组织被虫体侵蚀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后放入84消毒液中漂洗1-5分钟,再用水冲洗并用刷除剩余肉质,用烘箱烘干即可。 9.标本保存:将制作好的剥皮标本与对应头骨分装在一起,存放于标本柜中。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