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品德试题命制的“三要素”
??? 思想品德的命题有三个要素:立意、情境和设问。其中,立意是灵魂,体现考试的目的;情境是立意的体现;设问是联结立意与情境的纽带,是实现立意的载体。下面我们通过剖析中考典型试题,来认识和理解三者内在要求及其之间的关系。
??? 例:(2008年江西省中考试题)“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审题的方法。
??? 材料一:在劳动合同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各方面提供意见近20万件。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材料二:朱雪芹、胡小燕、康厚明三位农民工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首次选出的农民工代表。他们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就农民工待遇问题、农民工与城市融合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以上材料包含了思想品德所学的哪些观点?
??? 审题步骤:
??? 第一步:通读材料,找关键词
? (1)材料一、二中,体现了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的关键词分别“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
??? 第二步:审清设问,明确方向
??? 第三步:逐句斟酌,提炼观点
? (2)“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体现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四步:回归教材,拓展思维
??? (3)除了第(1)问中的观点和第(2)问你所列的这个观点外,材料还体现了:
??? ①??????????????????????????????????????????????????????????????????????????????????????????????????????????? ???????????????????????????????????????????????????????????????
??? ②???????????????????????????????????????????????????????????????????????????????????????????????????????????? ????????????????????????????????????????????????????????????????
??? 一、试题的立意
??? 命题的第一步是要确定命题的立意。所谓立意,是指试题所确立的主题,试题围绕哪个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关注何种现象,体现怎样的能力考查主旨。试题的立意是试题设计的核心,统率着试题设计的各个步骤。如今的思想品德试题多强调“能力立意”,考查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 立意这个灵魂是隐在题目后面,直接看不到的,但它像一根绕线贯穿材料之中,成为试题的中心。上述试题高立意、低切入。从知识层面上看,是考查考生对“我国法律的特点、依法治国方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从能力层面上看,考查了考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阅读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看,考查了考生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公平正义感等。
??? 二、试题的情境
??? 在确定所要命制试题的立意后,接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置问题情境。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一般来说,情境的设置要服从立意,要根据立意的要求剪裁、选择有关知识内容,尽量避免无用信息。即情境的设计要得体,信息量与立意及所要考查的知识、能力的层次相符;情境的设置要科学、可信、新颖,要符合测试对象的生活经验和理解程度。设计问题情境并非易事,未必一定能信手拈来,这就需要我们做有心人,平时注意典型材料、权威数据、时政新闻、社会热点等信息的积累。
??? 上述试题根据试题立意选取了“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过程”和“三位农民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两则背景材料。背景不同,但内容却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均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参政议政等知识。为了体现能力层面的立意,试题还编制了“审题步骤”这一情景,使试题设置的情景提供的信息量与立意及所要考查的知识、能力的层次相符。
??? 三、试题的设问?
??? 设问是试题的呈现形式,关系着立意的实现程度。一般来说,命题要求围绕立意、根据情境设置问题,设问一定要根据情境准确和明确表达立意的意图,体现其内在含义,这是成功设问的主要标志;设问要针对重点内容并涵盖其他内容,提问针对性强,提问形式避免呆板;设问方式应新颖、巧妙、灵活,避免生硬,要贴近测试对象的生活实践和对问题的认识;设问还要求语言准确、简明、通俗,避免出现影响答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压除氧器培训课件.ppt VIP
- 最新行政执法题库行政执法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VIP
- 最新行政执法题库行政执法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VIP
- 最新行政执法题库行政执法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详解(a卷).docx VIP
- 时速160客货共线铁路简支T梁-24m 通桥(2012)2101-II.pdf VIP
- 解密华为人资资源管理题库.docx VIP
- 最新行政执法题库行政执法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VIP
- 最新行政执法题库行政执法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个人电脑抵押合同4篇.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