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血与血液保护培训课件(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用血与血液保护培训课件(ppt)

甘肃省人民医院 胡洁虹;;输血医学的四大转变 ;输血的潜在风险;“血荒” 没有血才是最不安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85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甘肃省人民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六章 取血 ;第六章 取血 ;第七章 输血(输血管理);第七章 输血(输血管理);第七章 输血(输血管理);第八章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第八章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第八章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第八章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第八章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患者出现输血反应;输血史的回顾 输血存在的危害 解决血源浪费短缺有效措施 自体血液回输的优点 自体血液回输适应症及禁忌症 自体血液回收机的工作原理 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哪些成份 自体血液回收机的日常维护 法规政策 血液回输发展前景 产品介绍 ;回顾输血的历史;御医的输血法引起了广泛、激烈的争论,认为将动物的血液输给人是非常凶险的一件事,死亡难以避免,此后150年,输血只是在理论上探讨 ;到 1818年产科医生布朗德尔给产妇输血救治产妇,共给11个产妇输血,其中5人获救。经过缜密思考和系统动物实验后,布朗德尔总结出两项输血原则: 只能输人类的血液 只适用大出血而濒临死亡的人;但是, 1873年,波兰医生基塞留斯收集了数十年所有他能获得的输血记录,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半数以上的患者在接受输血后很快死亡。 因此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再次受到质疑。 ;直到 1900年,奥地利病理家兰特斯坦纳发现了血型的存在,输血疗法的前景才微露曙光。 随后美国的拉维生( Lewisohn)试验成功了抗凝剂,从此输血疗法终于正式登上大雅之堂。 兰特斯坦纳也因此获得了1930的诺贝尔生理学奖。 ;纵观输血的历史,从1667年冬莫里开始到1920年的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型成为标准操作,经历了253年漫长的岁月,才保证了输血安全,充分发挥了“血液象征生命”的本质,挽救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 ;此后,在整个二十世纪,人们对输血的认识似乎没有再次取得进展。 直到二十世纪末,才开始对输血的危害有了新的认识。 ;一项权威性的报告指出,大约有66%的输血都是不正确的。 而且,人们对于输血传播疾病的认识显然远远落后于这些疾病的实际传播。 ;近一、二十年来,大量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资料,对输血的危害性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输血的危害;乙型 肝炎;☆ 我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8-10%(约有 1亿四千万人。 ☆ 献血员虽经严格筛选,但输血后感染乙肝者仍占0.3-1.7%,原因是: ;▲ 供血者处于急性潜伏期 或 ▲ 乙肝病毒低含量携带者 不易检出 。 ;丙型 肝炎 ;◆ 20世纪70年代发现丙型肝炎的发病率高达7 %—12 %,占输血后肝炎的90 % 。 ◆ 由于丙肝发病平均要在15周后才能检出HCV,故已感染丙肝的献血员常被漏诊,而且还有大约15%的丙肝根本不能检出。 ;艾滋病;爱 滋 病 但至今令人闻风丧胆的 AIDS 仍在全世界肆虐大有使人类社会苦心经营的大厦 摇摇欲坠之势; 那么经过正规程序采集的血液 是否就百分之百的保险呢;年仅7岁的小飞2002年6月开始出现皮疹、头晕眼花等症状,2003年9月被确诊为艾滋病,后被确定为是在北京某大医院作腭裂修补术时输血所致。其父向医院索赔86万元。;?;这就是所谓“窗口期”在作怪!; 因 HIV 感染后要数周到数月才能在血中检出抗体,故献血员在感染后很可能被漏诊 。这段既已感染却又不能检出的时期,称之为“窗口期”。过去认为HIV的“窗口期”为10周,2003年报道缩短为4周。; 可喜的是,我国政府现在非常重视这一问题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原国务院副总理、卫生部部吴仪在2004年4月6日召开的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血源性传播是最具危险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为了彻底杜绝因采供血传播艾滋病,必须进一步加强血站建设和规范血站管理……; 虽然经过我国政府各级部门的不懈努力,目前经采供血的传播途径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是,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 ; 其它经输血 可传染的疾病还有 巨细胞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丁型肝炎、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锥虫病、弓形体病、贝氏虫病、梅毒、 等 等。 ;抑制免疫功能;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