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材料一: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 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 ?新华文摘?《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 思考: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人们穿西服的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为何西服会在民国初期流行? 3、西服传入对我国服饰变化有何影响? 从不接受西装到接受西装; 思想解放;民国的剪发易服政策;西服本身的魅力 促使中国服饰的改革,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材料一: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 ——观棋道人《京华俗咏》 材料二:及经光绪甲午、庚子之役、外患迭乘、朝政变更、衣饰起居,因而皆改革旧制,短袍窄袖,好为武装,新奇自喜,自是而日益加甚矣。 ——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 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概括指出晚清到民国服饰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西方习俗的传入 (外来的) 政局变化、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转变(内在的) 第一条:以湖北籍女子为限。 第二条:要文理通顺,能作短篇文字。 第三条:要大家闺秀。 第四条:要出身于学校,双方平等自由,互相尊敬,保持美德。 第五条:反对缠足女子,丈夫死后,可以再嫁,夫妇不和,可以离婚。 思考?章太炎的征婚广告反映了民国初期婚姻习俗开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明民国初期一些思想先进的人反对封建婚姻要求 婚姻自主;但征婚内容看依然有封建思想的痕迹。 思考? 以上材料反映了婚姻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由繁到简; 政府倡导、新思潮熏陶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 1876年-2006年中国新增铁路里程数(单位:万公里) 思考一:1876-1894年的18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 (数据来源:《剑桥中华民国史》与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 同治二年(1863)上海洋商禀请造上海至苏州的铁路时,总理衙门即指示李鸿章:“铁路与发铜线,事同一律,万难允许”,并要求“密致通商各口岸,一体防范”。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思考一:1876-1894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 政府明令禁止 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淞沪铁路。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 列强侵略和控制。 (08宁夏文综)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链接高考 思考一:1876-1894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 观念束缚 1876年-2006年中国新增铁路里程数(单位:万公里) 思考二:相比1876-1894年,1894年以后的一百多年铁路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 (数据来源:《剑桥中华民国史》与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1872-1893年,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仅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总投资470万元。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549家。 1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000多万银元,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剑桥中华民国史》数据 中国民族工业年均增长率 1894-1912年 15% 1912-1920年 13.4% 1923-1936年 8.7% 1912-1949年 8.4% 资本增加 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 思考二:相比1876-1894年,1894年以后的一百多年铁路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 1896年9月,受命主持芦汉路的张之洞、王文韶会奏,主张暂借洋债造路,陆续招股分还;设铁路总公司,官督商办,以盛宣怀为督办。此议得到清廷同意。 ——芦汉铁路商办难成另筹办法折《张文襄公全集》 民国政府成立后不久,1912年9月,孙中山先生受命督办全国铁路,10月,孙中山先生主持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便惟于铁道为己任。随后,孙中山先生视察了许多地方,提出了修建铁路的具体计划,要在全国各地修建10万英里的铁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军委铁道部改组为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有计划地开展铁路建设,有利地促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智能无人船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pptx VIP
- 超星尔雅2018《形象管理》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答案.pdf VIP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读写 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x VIP
- 某沿海城市低空产业赋能城市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版v1.0.pdf
-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压裂井返排优化设计研究.doc VIP
- 学堂在线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工程伦理2.0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微电子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热门选题100个)最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