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际金融第17章货币政策讲义.pdf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 货 币 政 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选择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及其机制 第四节 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 第五节 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手段 1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率 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缴存 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吸收存款的比率。  借助于存款准备率与派生存款的倍数间的负相关关 系,中央银行在需求过剩、信用膨胀时期可提高存款 准备率以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在需求不足、 信用紧张时期,中央银行可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以放 松银根,加大货币供给量。 2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 (二)再贴现业务  再贴现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的未到期票 据提供的资金融通。  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即商 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付的利率。  再贴现业务的政策效果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再贴现率的变动向市场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 具有告示效应 2. 融资成本效应 3. 结构调整效应 3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三)公开市场业务 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 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的一种业务。 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的购买扩大基础货币,公开市 场的出售来减少基础货币,以此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 一般而言,当中央银行需要放松银根时,就会买进商 业银行手中的有价证券,把货币投入市场;中央银行 需要紧缩银根时,就会卖出持有的有价证券,回笼货 币。 4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 经济形势 通货膨胀 经济萧条 政策工具 (总需求总供给) (总需求总供给) 存款准备金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再贴现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 降低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 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 5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消费信用控制  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之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 销售信贷给予的控制。其内容通常包括: 对耐用消费品的分期付款方式规定首期支付的最低额 度。 规定分期付款的最长年限。 根据规定可用消费信贷方式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的种 类,并对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信贷条件。 6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 (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 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的以证券 为担保的贷款,规定第一次付款的金额,并有 权随时规定保证金比率,以控制对金融市场的 信贷。  保证金比率愈高,可以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比重 就愈小,从而引起该领域内信用规模的紧缩; 反之,当中央银行调低证券贷款保证金比率 时,则会引起该领域内信用规模的扩张。 7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  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地产投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