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进口生牛皮检验规程
Rule for inspection of raw cow hides for import
SN /T010,7— 92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进口生牛皮的分类、抽验方法、检验程序和质量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进口盐湿牛皮,盐干牛皮、淡干牛皮的检验。
2检验依据
合同有规定的按合同规定检验(样品是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合同无规定或规定不具体的按本规程检验。
3分类
3.1盐湿牛皮:鲜牛皮经盐腌法加工而成。
3.2盐干牛皮;鲜牛皮经盐腌法腌制后,再进行晾晒而成。
3.3淡干牛皮:鲜牛皮直接晾晒而成。
4主要伤残鉴定和计算
4.1角斗伤;牛在撕打时,互相顶刺在皮上所留下的伤疤称为角斗伤。
4.2虻眼和虻底:牛蝇系寄生虫,寄生在牛脊背部,成虫咬破皮层钻出后形成孔洞者称为虻眼,愈合后或尚未钻出的幼虫在皮板上留有凹瘪的痕迹者
称为虻底。
4.3虱叮;虱系寄生虫,被虱叮咬而造成的伤痕。轻者,多发生在两肷和腹部;重者,布满全身,影响制革价值。
4.4癣癞伤:癣、癞均系皮肤病造成的伤残,破坏毛囊。轻者,毛绒粘乱,含有肤皮的称为癣,重者,毛绒脱落,板面呈凹窝的称为癞。
4.5疮疤、伤疤:牲畜患疮或受外伤,伤口感染溃烂成疮,疮愈合后脱痂称为疮疤,外伤愈合后称为伤疤,初愈,患处无毛发亮,全愈,患处新生短
毛。
4.6烙印伤:用烧红的金属标记,烙在皮板上所留下的痕迹,称为烙印伤。
4.7折叠伤:多发生在盐、淡干皮,由于加工折叠不当或晾晒过干或储存过久,使皮板变硬、发脆,在折叠部位所产生的裂痕,称为折叠伤,折叠后
受重压,也会导致折裂。
4.8陈皮:储存时间过长,皮板枯燥失油无光泽者称为陈皮。盐干皮板显灰白色。
4.9冻糠板:鲜皮在晾晒时受冻后使皮板颜色呈灰白色,破坏皮纤维组织者称为冻糠板。
4.10盐红脱毛;由嗜盐菌繁殖侵袭所造成的使皮板纤维松弛,皮板发红,毛面用拇指推毛易脱落,严重者破坏粒面层,称为盐红脱毛。
4.11浸油板:附着在皮板上的脂肪割的不净或皮板本身油性大,经过曝晒,油脂溶化浸渗在皮层内,使胶原纤维溶化成胶状,皮板呈黑色,折叠易
裂,失去制革价值。
4.12脂肪浮肉:附着在皮板上凸起成块(片)的脂肪或浮肉统称为脂肪浮肉。
4.12.1方法
抽取代表性样品(不低于百张),提取带脂肪浮肉之皮,用割皮小刀削去脂肪浮肉,集中衡取重量,求得脂肪浮肉百分率。
4.12.2计算公式
式中:A-抽取皮的重量;
B-割下的脂肪浮肉重量:
C-脂肪浮肉百分率。
4.12.3幅度
脂肪浮肉不得超过5%,若超过5%可抽取第二次,两次结果加权平均,求得百分率,仍超过5%视为不合格。
4.13擦伤(鞍伤、担肩伤、套花伤):被车马挽具、绳套等磨伤肩、背和两肋部位的毛被及表皮,造成的伤疤或溃烂成疮,愈合后皮板所留下的磨伤痕
迹。在背部的伤痕称为鞍伤;在肩部的伤痕称为担肩伤(疤);在两肋的伤痕称为套花伤。
4.14枪伤:皮板受枪击留有弹孔,局部潜有砂粒者,称为枪伤,枪伤不但影响制革质量,还易损坏制革机械。
4.15刀伤;因剥皮不慎造成的伤残,深入皮板厚度1 /3者称为描刀,超过2 /3厚度为刀洞。
4.16刺挂伤:牛在饲养时擦痒或铁丝网或树枝等刮伤粒面层者称为刺挂伤。
4.17伤残计算
4.17.1有烙印皮的数量不得超过到货总数25%,一张皮上只限一处,烙印超过处数者按伤残计算。
4.17.2一项伤残不足者,可由另一项伤残抵补计算。
4.17.3两处伤残相距5cm以内者,按一处伤残计算。
4.17.4轻微已愈伤不作缺点计算。
5抽样方法
5.1抽取样品的包装必须完整。
5.2数量
抽样数量,按到货明细单或发票为批,每批件(包、盘、捆)数不低于3件。
100件以下抽取10件,超过100件的超过部分,按每增加20件增抽1件,不足20件的按20件计算。
等级、规格、数量发现异常现象应酌情增加抽样数量。
5.3方法
5.3.1不同等级、规格应分别抽取。
5.3.2按装箱单顺序号的间隔件号抽取。
5.4样品保存
凡对外索赔出证的除保留原抽验的样品(照片.)外,还应保留到货各等级10%原包装货物.直至索赔终止。
6检验程序
6.1仪器和工具
衡器、检验台、割皮刀。
6.2条件
检验场地自然光线充足适宜,避免阳光直射,需要有足够的堆放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NT06 47-2013-出口坚果及坚果制品中抑芽丹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SNT036 4-1995-出口日用陶瓷抽样方法》.pdf
- 《SNT0038-1992-出口二级棕刚玉砂检验规程》.pdf
- 《SNT046 4-1995-进出口包芯氨纶丝成分比测定方法》.pdf
- 《SNT046 4-2003-纺织品中氨纶含量的测试方法》.pdf
- 《SNT0054-1992-进口锦纶丝束检验规程》.pdf
- 《SNT0055-1992-进口腈纶丝束检验规程》.pdf
- 《SNT0056-1992-进口化学纤维线密度测定振动仪法》.pdf
- 《SNT0057-1992-进口化纤长丝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pdf
- 《SNT0058-1992-进口化纤条羊毛条纤维长度测定维拉仪法》.pdf
- 《SNT0108-1992-进口正面革检验规程》.pdf
- 《SNT0109-1992-进口生马驴皮检验规程》.pdf
- 《SNT0111-1992-进口二层革检验规程》.pdf
- 《SNT0112-1992-进口正反绒面革检验规程》.pdf
- 《SNT0113-1992-进口植鞣底革检验规程》.pdf
- 《SNT0114-1992-进口澳大利亚生绵羊,羔皮检验规程》.pdf
- 《SNT0115-1992-进口生旱獭皮检验规程》.pdf
- 《SNT0116-1992-进口水貂皮检验规程》.pdf
- 《SNT116 4.1-2002-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分离操作规程》.pdf
- 《SNT116 4.3-2006-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规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