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9世纪欧 美文学.ppt

  1.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世纪欧美文学 山东教育学院中文系 张 磊 19世纪欧美文学(一)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从社会发展的原因来看,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处于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新旧历史交替的时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从思想文化原因来看,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从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来看,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坚实的文学发展基础。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以人道主义为批判现实的武器,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企图建构理想的社会图景。 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并不重视反映历史的本质,只是把历史作为自己自由驰骋的艺术场景 。 喜爱自然风光、异域风情,厌恶资本主义的现实和都市文明。 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德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就是从收集民间文学开始的。 惯用对比和夸张手法,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第二节 英国文学 “湖 畔 派” 诗 人 主张: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否定技术进步,主张倒退,妄图用中世纪宗法制生活方式抵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他们向往大自然的山川秀色,试图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和人生的最后归宿。 代表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华兹华斯(1770—1850) 《 抒情歌谣集·序言》1800年出版,主张文学家的使命是要在 对日常生活和平常事件的 真实反映中寻觅人类的天性。 因为只有在 “ 微贱 的田 园 生活里”, “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才共同处于一种 更单纯的状态之下”, “人们的热情是与 自然之美的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 小诗《咏水仙》展现了一幅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截然不同的恬静快乐的画面,表现出的是人要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寻找人性最后归宿的情怀。 《丁登寺》、《致布谷鸟》、《致蝴蝶》、《麻雀窝》等名篇歌颂了儿童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没有受过工业文明污染的完美人性 。 第二代诗人 雪莱(1792—1822) “积极的”浪漫主义诗人,战斗的诗人。 作品《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描写了在暴君统治下人成为“非人”的悲惨情景,并热情洋溢地展示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图画。 约翰·济慈(1795—1821) 长诗《伊莎贝拉》借助中世纪的题材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 在《夜莺颂》、《秋颂》等著名诗篇中描写大自然美景,抒发着自己追求人生真理的激情。 拜伦(1788—1824) 第二代诗人拜伦和雪莱把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思想核心是自由与正义。在他看来,自由是正义的灵魂,先有了自由,然后才能谈得上正义。 拜 伦 生 平 出生于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世家。 天禀聪颖,但生来微跛,稍稍解事便极为敏感、自尊,从小形成了孤独、傲岸和反叛的性格。 先后就读于哈罗中学与剑桥大学,酷爱历史、哲学与文学,获硕士学位。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内容:长诗描写了异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反映了希腊等地中海国家被奴役民族渴求自由解放的愿望,塑造了一个孤独、忧郁、悲观的青年漂泊者形象——哈罗尔德。 人物:哈罗尔德是一个“拜伦式英雄”的雏形。他具有拿破仑战争时期及“神圣同盟”初期西方许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不满现实但又找不到出路,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却也不能和人民群众一起斗争,于是陷入悲观绝望之中。 抒情主人公“我”:积极入世,热情洋溢,既是一位目光犀利的观察家、思想深邃的批评家,也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自由、敢于揭露、又善于斗争的民主战士。 《东方叙事诗》与“拜伦式英雄” 内容:包括《异教徒》、《阿比杜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纳》、《柯斯林之围》。 主人公:无不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叱咤风云的勇气和狂热而又浪漫的冒险经历。他们是单枪匹马的复仇者,有崇高的道德观和侠义心肠,酷爱自由,忠于爱情,最后却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拜伦式英雄”:这些人物形象有作者本人生活遭遇的明显印记,发展了哈罗尔德所体现的拜伦主义——失望忧郁的情绪和纯粹的个人反抗,而成为典型的“拜伦式英雄”,即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从而对之进行彻底反抗的叛逆者。 《唐璜》(1818—1823) 故事:以唐璜的游踪及其数次爱情历险为主要线索,展现了欧洲社会的广阔图景,涉及人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 人物:唐璜是一个天真、热情、善良的贵族青年,很少哈罗尔德的忧郁孤独,亦无曼弗雷德的愤世嫉俗,更见不到该隐那种叱咤风云的叛逆反抗,他的性格特征随着种种历险经历而深化复杂。 《唐璜》的艺术特色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