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920-2017
环境空气 无机有害气体的应急监测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
Ambient air—Emergency monitoringmethodforinorganichazardous
gas—Portablefourierinfraredspectrometermethod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7-12-28发布 2018-04-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目 次
前 言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方法原理1
4 干扰和消除1
5 试剂和材料1
6 仪器和设备2
7 样品2
8 分析步骤3
9 结果计算与表示3
10 精密度和准确度4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4
12 注意事项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和测定范围5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气体的红外特征振动频率6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7
i
前 言
为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
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无机有害气体测定的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制定本标
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氯化氢、氰化氢、氟化氢、一氧化二氮、氨等10种无机有害气体的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和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奉贤区环境监
测站、上海市嘉定区环境监测站、上海市南汇区环境监测站、浙江省新昌县环境监测站、浙
江省建德市环境监测站、浙江省慈溪市环境监测站和北京承天示优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7年12月28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环境空气 无机有害气体的应急监测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无机有害气体的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
本标准为定性半定量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
硫、二氧化碳、氯化氢、氰化氢、氟化氢、一氧化二氮、氨等无机有害气体的现场应急监测,
以及筛选、普查等先期调查工作。其他无机气体若通过验证也可用本方法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 589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HJ/T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3 方法原理
当波长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被测定的分子时,与分子固有振动频率相同的特定波长的
红外光被吸收,将照射分子的红外光用单色器色散,按其波数依序排列,并测定不同波数被
吸收的强度,得到红外吸收光谱。通过比对样品的红外光谱和标准谱图库中定量标准物质的
光谱在特征波数上的吸收峰进行定性分析;根据样品目标物的峰面积响应值与标准图库中对
应的标准物质吸收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HJ 38-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代替HJT 38―1999).pdf
- HJ 194-2017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pdf
- HJ 545-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总磷的测定 喹钼柠酮容量法(代替HJ 545-2009).pdf
- HJ 547-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气的测定 碘量法.pdf
- HJ 836-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pdf
- HJ 867-2017 环境空气 酞酸酯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 HJ 868-2017 环境空气 酞酸酯类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HJ 869-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酞酸酯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
- HJ 870-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pdf
- HJ 871-2017 环境空气 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应急监测 比长式检测管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