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精编学案.docxVIP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精编学案.doc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精编学案.docx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文精编学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16851453 一、伤仲永 PAGEREF _Toc316851453 \h 1 HYPERLINK \l _Toc316851454 二、木兰诗 PAGEREF _Toc316851454 \h 6 HYPERLINK \l _Toc316851455 三、孙 权 劝 学 PAGEREF _Toc316851455 \h 11 HYPERLINK \l _Toc316851456 四、口 技 PAGEREF _Toc316851456 \h 14 HYPERLINK \l _Toc316851457 五、短文两篇 PAGEREF _Toc316851457 \h 19 HYPERLINK \l _Toc316851458 六、狼 PAGEREF _Toc316851458 \h 22 HYPERLINK \l _Toc316851459 课外古诗词背诵 PAGEREF _Toc316851459 \h 27 HYPERLINK \l _Toc316851460 1.山中杂诗 PAGEREF _Toc316851460 \h 27 HYPERLINK \l _Toc316851461 2.竹 里 馆 PAGEREF _Toc316851461 \h 29 HYPERLINK \l _Toc316851462 3.峨眉山月歌 PAGEREF _Toc316851462 \h 30 HYPERLINK \l _Toc316851463 4.春夜洛城闻笛 PAGEREF _Toc316851463 \h 32 HYPERLINK \l _Toc316851464 5.逢 入 京 使 PAGEREF _Toc316851464 \h 32 HYPERLINK \l _Toc316851465 6.滁 州 西 涧 PAGEREF _Toc316851465 \h 34 HYPERLINK \l _Toc316851466 7.江南逢李龟年 PAGEREF _Toc316851466 \h 35 HYPERLINK \l _Toc316851467 8.送灵澈上人 PAGEREF _Toc316851467 \h 36 HYPERLINK \l _Toc316851468 9.约客 PAGEREF _Toc316851468 \h 37 HYPERLINK \l _Toc316851469 10.论 诗 PAGEREF _Toc316851469 \h 38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精编学案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4 一、伤仲永 王安石 背景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属江西省,临川镇于1955年设立抚州市)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借官谷给农民,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仁宗嘉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失,现存的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又《老子注》若干条保存于《道藏·彭耜集注》中。 《伤仲永》是一篇借事说理的随笔。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金溪:地名,现在江西省金溪县。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隶,属于。○“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暗点下文其父“不使学”的一个原因。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生:生长。尝:曾经。书具:书写工具,指笔、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见过笔、墨、纸、砚,(有一天)忽 墨、纸、砚等。啼:放声痛心地哭。○生五年, 然哭着讨要这些东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