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将防灾减灾的各项活动进行列表比较 海洋灾害带 东南沿海灾害带 东部灾害带 中部灾害带 西北灾害带 青藏高原灾害带 中部灾害带 青藏高原以东 的第二级阶梯 自然环境最为复 杂、地表物质最 不稳定的大斜坡 地带 雪灾、干旱 暴雨、洪水、 地震、滑坡、 泥石流等 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 海洋灾害带 东南沿海灾害带 东部灾害带 中部灾害带 西北灾害带 青藏高原灾害带 西北灾害带 西北内陆的新、 甘、宁、内蒙古 西部 中国的干旱区 地震、沙尘暴、 霜冻、干旱、 病虫害等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海洋灾害带 东南沿海灾害带 东部灾害带 中部灾害带 西北灾害带 青藏高原灾害带 青藏高原灾害带 青、藏及川西北 暴风雪、地震、 寒潮、雪崩等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 小结 海洋 东南沿海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和南部海域 台风、风暴潮、赤潮等 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台风、风暴潮、 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 第三级阶梯 洪涝、旱灾、病虫害等 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阶梯 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西北内陆的新、甘、宁、内蒙古西部地区 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 青藏高原 青、藏及川西北 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自然灾害趋势 气候是不断地变化着, 甚至有时会发生较大的异常, 产生灾害。近年来, 世界上接连不断地发生大范围、持续性气候异常, 每年给全世界带来约600 亿美元以上的经济损失。气候变化与异常已是影响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 气候变化与异常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不仅成为国际科学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而也是全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在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东亚气候系统示意图 中纬度扰动 陆面过程 极冰 东亚气候系统年际变化 东亚严重气候灾害 青藏高原 东亚季风 西太平洋副高 西太平洋暖池 ENSO循环 旱涝气候灾害 4、地 震 5、防灾减灾的具体手段和措施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 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2009年3月2日,中国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之所以选择5月12日,是为了纪念震惊全人类的“5·12”汶川大地震,纪念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8万多同胞。 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规律,探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地球健康与世界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防灾、减灾、抗灾的共同目标。 5、防灾减灾的具体手段和措施 1 灾 害 监 测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 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有一套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主要包括: 地位: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准备。 监测手段: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地面网监测、水面和水下监测等。 中国灾害监测卫星发射 2 防 灾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 地位:是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内容:准备救灾物资和确定物资储备地点。 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西安 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的区位条件分析: 灾情分布情况、 经济发展水平、 行政管理、 交通条件等。 3 抗 灾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 例如: 修建水利工程——抵抗洪涝和干旱灾害; 修建三北防护林工程——抵抗荒漠化等灾害;修建护坡、坡体加固工程——抵抗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运用修建工程设施等各种手段来抵抗自然灾害 4 救 灾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 灾害发生后对灾民进行救护和救济,对损坏设施进行抢修,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设计救灾计划、科学调度和组织协调救灾物资和救灾力量等。 5 灾 后 重 建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 自然灾害发生后开展的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活动。组织和调动各种力量对灾后重建进行支援,援助形式主要包括政府援助、民间援助、国际援助。 小结:防灾减灾的各项工作 时间 防灾减灾工作 主要内容 手段或形式 灾 害 发 生 前 灾害监测 监测灾害的先期性措施 卫星与遥感监测、地面网监测、水面和水下检测等 灾害预防 减灾准备和减灾行动的科学依据 灾害发生前的各种先兆和检测获得的各种资料 防灾 防避自然灾害的措施 准备好救灾物资,确定储备地点 抗灾 抵抗自然灾害的工程设施 大江大河流域修建防洪工程、抗旱工程,沿海岸线修建防护工程 灾害发生后 救灾 对灾民进行的救助和救济措施 从指挥运筹到队伍组织,从抢救到医疗,从生活到治安,从物资供应到维护生命线工程的严密系统 灾后重建 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活动 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 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