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设 计 素 描 第一节 设计素描与创意思维 第四章 意 01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视觉思维独创性是从一个旧内容发现一个或多个新形式的能力,是从一个旧主题发掘出新概念的能力。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亲身感受、换位思考、深入生活,学会采用新的观察方法分析熟知的事物,从而创造出具有个性和魅力的画面。 作者 斯坦贝克 作者 斯坦贝克 02 4.1.1 创意思维的方式 创意思维是采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创意思维一般包括扩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形式,在设计素描训练中,它应用得非常广泛。 作者 白杨 作者 张黎 03 4.1.1 创意思维的方式 作者 曾坤 作者 周佛婷 04 4.1.1 创意思维的方式 作者 刘丹枫 作者 戴萍萍 05 4.1.1 创意思维的方式 作者 张丹丹 作者 李婷婷 06 4.1.1 创意思维的方式 作者 达利 07 4.1.2 设计素描的创意与表现方法 联想和想象是创意表现的基础,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客观事物之间是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可以找出表面似乎豪无关系的事物之间内在的关联性。联想可分为虚实联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想象是比联想更为复杂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能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它的构思自由而奇特,但它不能离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利用想象塑造出的形象。 在创意素描训练中,联想和想象是创意表现的基础,它们还有许多具体表现手法。 08 正负形 即所描绘物象的轮廓线之间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彼此相互借用、相互衬托、相互依存,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物形。 4.1.2 设计素描的创意与表现方法 作者 翟晓佩 09 影构造型 客观物体在光线作用下,产生了异常变化的阴影,呈现出与原物象不同的造型,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在设计素描练习中,可以借用影子投射到背景上时的各种可能作创意表现。 4.1.2 设计素描的创意与表现方法 作者 李莉 10 形态转换 是指在保持事物的基本特征的前提下,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它造型替换,可以是部分造型的转换,也可以是物象表面材质的转换,还可以改变原有物象空间的大小,使它的空间发生转换,如图。这种新形象虽出现了“张冠李戴”悖谬的情形,但却因此表达了画面创意的主题思想,更加强了视觉传播感染力。 4.1.2 设计素描的创意与表现方法 作者 赵世琼 11 4.1.2 设计素描的创意与表现方法 学生作品 12 超现实主义表现 超现实主义是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在设计素描的训练中,经常应用到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它是用较为写实的手段描绘用肉眼看不见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例如描绘蚂蚁的“美指甲”、三千年后的上海滩、某个经外星人洗礼的地球城市等。 4.1.2 设计素描的创意与表现方法 学生作品 13 4.1.2 设计素描的创意与表现方法 作者 刘成凯 14 4.1.2 设计素描的创意与表现方法 作者 李文亮 15 错觉空间 是指突破客观事物存在的透视原理,物象形态的存在规律,利用平面的局限性和视觉的错觉来表达画面的空间,或利用形与形之间不可能的相互存在来表达空间的错乱和虚幻感受。错觉空间的造型具有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特点。 4.1.2 设计素描的创意与表现方法 作者 刘胜前 16 通感 “通感是指感觉经验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转化,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有各自的功能,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他们的功能领域也不是彼此绝缘的,而是相通的。 因此人在观察接触外界事物时,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各种感官,是能彼此打通的,艺术家描绘的艺术形象作用于观众的各种感官,其感受彼此打通。这种现象在修辞学上称为“联觉”即感觉的转移,在心理学上就称 为“通感。” 在现代设计作品中,往往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共同作用于观众,与观众的距离近了,而且产生了设计作品与观众的互动。 4.1.3 设计素描的五感创意表现 通感 “通感是指感觉经验之间的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