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四首(《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VIP

杜甫诗四首(《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四首(《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杜甫诗四首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习目标 1.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通过对本册课本中四首杜甫诗的集中研讨,从不同的角度较为全面地了解杜甫诗歌的内容和手法。 2.从微观的角度,分别把握《 蜀相》 《阁夜》《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的主旨及其艺术手法。 1.蜀相(杜甫) 杜甫草堂全景 杜甫草堂博物馆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久地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全诗赏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写专程寻访武侯祠,这是“起”。开篇一问一答,一个“寻”字,迫不及待之情毕现。而“柏森森”三字,一言祠堂清冷寂寞,一言诸葛亮没世已久。五百多年过去了,诸葛武侯已经托体山阿,到哪里去找这能安邦定国的奇才大贤呢?与其说是寻“祠堂”,不如说是寻贤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颔联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杜甫参谒武侯祠,一不写殿宇,二不写塑像,却写什么碧草和黄鹂,虽然一植物一动物,一碧一黄,一静一动,一视觉一听觉,对仗极是工稳。 “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颈联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一般认为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见人教版《教师用书》)。但笔者认为,杜甫的意思是:必先有君王的“三顾频烦”,后才能有老臣的“两朝开济”。这种观点的背后,流露出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 以诸葛之伟才,得先主托孤之重,后主言听计从,本可以一统河山,建千秋伟业。无奈天不从人愿,诸葛亮正当盛年之时,即在五丈原病逝军中,苦心经营的兴复大业也付之东流。确实让人痛惜不已。但杜甫此刻的泪满襟,却又多了一层含义:大唐多难,贤相何在?纵有贤相,圣主何在?这泪水背后,千言万语,能向谁诉? 《蜀相》小结 这是一首咏史。作者借游览武侯祠,表达对丞相辅佐两朝的功绩的称颂及其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 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手法 本诗用了多种手法,是选出其中一种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1.首联:设问。 2.颔联:写景动静结合、运用丹青手法。 3.颈联和尾联:用典。 4.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用:讨论,答案切题即可。) 炼字 有人说本诗颔联“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别有意味,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回答。 “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 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白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阁夜 杜甫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题解 岁暮阴阳催短景(意境图) 题解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力图在内心超越令人悲伤的现实。 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