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与交流 ——— 数学 * 数学认知 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目标2 感知和理解 数、量及数量关系 目标3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 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3~4岁 4~5岁 5~6岁 1. 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2. 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1. 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 2. 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的,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1. 能发现和体会到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体比较整齐、美观。 2. 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 【教育建议】 1.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体会描述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 如: l 参观游览后,和幼儿一起谈论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鼓励幼儿产生联想,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如:熊猫的身体圆鼓鼓的,全身好像是一个个的圆形组成的;孔雀开屏时尾巴像把大扇子等。 和幼儿交谈或读书讲故事时,适当地运用一些有关形状的词汇来描述事物,如看图片时和幼儿讨论奥运会场馆为什么叫“鸟巢”等。 * 2.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各种数所代表的含义。如: l 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 l 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数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如天气预报中表示气温的数代表冷热状况;钟表上的数表明时间的早晚等。 l 鼓励幼儿学习使用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如知道今天是星期五后,能推断明天爸爸妈妈休息。 * 3.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秩序和美,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如: l 和幼儿一起发现和体会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队形整齐有序,人多时按先后顺序排队比较公平等。 l 提供具有重复性旋律和词语的音乐、儿歌和故事,或利用环境中有序排列的图案,如按颜色间隔排列的瓷砖、按形状间隔排列的珠帘等,鼓励幼儿发现和感受其中的规律美。 l 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有规律的花边图案、创编有一定规律的动作,或者按某种规律进行搭建活动等。 l 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排列的,如一周七天按照从周一到周日的顺序排列,一年四季按照春夏秋冬轮回等。 * 4. 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如: l 比赛拍球、跳绳、跳远或投沙包时,可通过数数、测量的方法确定名次。 l 解决幼儿生活中的公平分配问题时,可以采用对应或者计算的方法平均分配。 l 解决春游去哪里玩的问题时,在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后,引导他们统计选择不同地点的人数,并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定。 * 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3~4岁 4~5岁 5~6岁 1. 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 2. 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 4.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 1. 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长短、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 述。 2. 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 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 4. 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1. 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2.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3. 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 算。 4. 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 【教育建议】 1.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如: l 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学习使用相应的词汇描述这些特征。 l 结合具体事物让幼儿逐渐理解“量”是相对的。如小亮比小明高,但比小强矮。 l 收拾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如整理图书时按照大小摆放。 * 2. 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来比较物体的多少。如: l 鼓励幼儿在一对一配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如,在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发现碗和勺多少的不同。 l 鼓励幼儿通过数数比较两样东西的多少。如数数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 * 3. 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景,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如: l 结合生活需要,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得出物体的总数。 l 通过点数的方式让幼儿体会物体的数量不会因排列形式、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鼓励幼儿将一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