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誰對誰評量: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量並即時回饋;對系,呈現學生總結性評量,提供有證據基礎的改善建議。 何時評量:形成性、總結性。 但未必所有學生都參加 * 課程實作學程 * * * * * * * * * 建議 rubrics 應有偶數個 若僅有期數個,容易造成僅選中間 失去評分的效果。 * 建議 rubrics 應有偶數個 若僅有期數個,容易造成僅選中間 失去評分的效果。 * * * * * * * * 轉將此作為教授彼此分享,建立共識,相互學習的平台或社群。建立共同的語言,什麼是核心能力,什麼是成功的教學,導向什麼樣的學習成效。 學習輔導中心(室):如何接受大學教育需要學習與適應。 * Why So? 從符合標準(compliance)邁向超越水準(excellence) 的哲學: 超越符合評鑑要求的思維。 追求卓越的策略:透過評鑑標準,將學校推向更富特色的高等學府才是目的。 * 本會以學生學習成效為核心的評鑑 何謂學生學習成效 學生學習成效之評量重點 檢視學生學習成效的優點 高教評鑑中心基金會的角色 * 簡報大綱 高教評鑑中心基金會的角色 品質的把關者、與學校有同儕的夥伴關係。 我們想知道學校想知道什麼:各校自己定義、各展特色。 學校推展成效評估,我們提供協助(工作坊、論壇、培訓課程等)。 * * :研究力、科技能力、執行力、團隊合作、專業態度等 * * * * 1.初級課程的核心能力多在熟悉、瞭解、記憶階段,所以 * Indirect evidence 的用處在於: 1. 佐證 但未必所有學生都參加 * 直接事證案例二:銘傳大學(續) 測驗藍圖-會考: 將重要之教學目標列出,並描述測驗中所應該包含的 內容以及核心能力。 釐清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的關係,以確保評量的內涵 是預期之學習結果。 確保試卷的品質,避免命題者隨意性和盲目性命題。 設計雙向細目表為命題依據。 * 資料來源:王金龍。(2010)。學生學習成果評量。銘傳大學。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諮詢會議報告,台北: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基金會,民國99年8月12日。 學生學習經驗問卷調查 大四生問卷(senior survey); 畢業校友表現 (升學、工作); 畢業校友(2-5年) 經驗回顧問卷; 雇主滿意度調查。 * 間接事證種類 課前課後晤談、導生時間、出席點名等。 * 畢業生就業滿意度: -「95學年度大專學生畢業後一年問卷」調查:畢業生目前工作與大學就讀科系相關程度高(非常相關佔73.4%,大部分相關佔14%),對目前工作滿意者達88%(滿意佔64.5%,很滿意佔23.5%)。 雇主滿意度: - 對畢業生表現在「專業能力」及「溝通能力-很滿意。-「具備多元的知能」、「具有領導能力」及「具有積極主 動的精神」方面表現 -「尚可」至「表現佳」之間 。 間接事證案例-高雄醫學大學 資料來源:鍾飲文。(2010)。課程地圖與學生核心能力雷達圖建置分享。高雄醫學大學。 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諮詢會議報告,台北: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基金會,民國99年8月12日。 * 事證種類 (what) 如何蒐集 (how) 誰評量誰 (who) 2. 如何評量學生核心能力? B.蒐集學生學習成效事證 如何蒐集 (how) * 形成性評量 (formative assessment) vs. 總結性評量(summative assessment) 如何蒐集(how): 形成性評量 * 教學過程中所蒐集到的事證 瞭解學生學習的過程,如平時測驗、期中、期末、課程特別設計之評量時間點 總結性評量案例-高雄醫學大學 * 【以X系A生專業核心能力為例】 資料來源:鍾飲文。(2010)。課程地圖與學生核心能力雷達圖建置分享。高雄醫學大學。 學生學習成效評估諮詢會議報告,台北: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基金會,民國99年8月12日。 * 總結性評量案例-UCLA 教授可針對某特定課程、核心能力跨班級、跨學年蒐集事證。 學程(系)針對某特定課程、核心能力進行跨科、跨年蒐集資料,才不至於事證資料過度龐大繁雜,致使分析事證時有實際上的困難。 多年期規劃蒐集事證,讓事證呈現完整的趨勢,以利學系(程)改善。 * 如何蒐集 (how) 規劃 * 事證種類 (what) 如何蒐集 (how) 誰評量誰 (who) 2. 如何評量學生核心能力? B.蒐集學生學習成效事證 B. 蒐集學生學習成效事證 誰評量誰 * 評量單位 (Unit of Analysis): 評鑑組織對學校 學校對系所 系所/學程透過教師對學生 本會對學校 1. 機制完整:學習成效自評機制完整,從課程系與學校的層次分明。 2. 教師教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