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933-1997-TMN管理业务和电信管理域》.pdfVIP

《YDT933-1997-TMN管理业务和电信管理域》.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YD/r933一1997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ITU-T建议M.320。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订的。技术内容与上述因际建议等效, 以便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为了使编写格式和方法符合我国CB/T1.1,在等效采用建议M.320。的摧 础上增加了前言、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标准提供了与TMN管理业务有关的接口规范的综述信息。TMN管理业务是根据TMN用户对 运行管理维护的要求来描述的,与具体协议以及管理信息定义无关。这样对TMN管理业务进行描述将 确保从非TMN环境到TMN环境的平稳过渡。 TMN管理业务被视为一管理活动域,该活动域为所管理的网络提供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支 持 本标准将引人电信管理域的概念,即对所管理的各个网络给出明确定义。对TMN管理业务中涉及 的 些名词术语给出了详细定义,并对每一种TMN管理业务的电信过程进行了描述 对各个电信管理 域中的TMN管理业务,用 个‘矩阵表格作了直观表示。 本标准是TMN管理业务标准系列的总纲。该系列标准包括以下各部分,我们将根据客观需求和内 容的成熟程度陆续制订相关标准。 -— 专用并可重新配置电路网的TMN管理业务 一一I3-ISDN的TMN管理业务 一一ISDN接人的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 一一 公共信道信令系统的TMN管理业务 一一智能网的TMN管理业务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孙丽英、庄毅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TMN管理业务和电信管理域 YD/T 933一1997 TMNmanagementservicesandtelecommunicationsmanagedareas 1 范围 木标准是TMN管理业务系列标准的综述部分 本标准定义了电信管理域和TMN管理业务,适用 于电信七管部门规划和制订电信管理业务。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TU-T建议M.3020 TMN接口规范方法 ITU-T建议M.3400 TMN管理功能 3 电信管理域 电信管理域是在逻辑上和/或物理上包含电信业务的一组电信资源,它能够部分地或全部地为用户 提供这些电信业务并且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如:数据交换网和电话交换网。 虽然几乎所有电信管理域的名称都含有网络这个词,但管理的要求不仅仅包括网络管理的需要,还 必须包括商务、业务、网络和网络单元管理的需要.3.1至3.13节电信管理域是综合的概念,即:一个电 信管理域可能包含不同的电信业务,或一项电信业务可能包含在多个电信管理域中,例如: a所有电信业务都要使用的资源有:接人(含终端设备〕网、传送网或电信基础设施。 b部分分组交换数据业务是通过电话交换网接人的。 c被叫集中付费业务(例如:800号业务)是用智能网、电话交换网和ISDN资源来实现的〕‘ d蜂窝电话业务与电话交换业务高度综合在一起 根据电信网络结构的特性,可以把电信资源划分为以下13种电信管理域,这些管理域可以用于公 用网或专用网。 1)电话交换网 2)移动通信网 3)数据交换网 」)智能网 5)No.7公共信道信令网 6)N-ISDN 7)I3-ISDN 8)专用并可重新配置电路网 9)1、MN 10)2000年国际移动通信网IMI-2000(原为FPI-MIS) 11)接人(含终端设备)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7-12-02批准 1998-01一01实施 vo/T933一1997 1艺)传送网 13)电信基础设施 3.1 电话交换网 电话交换网是能够支持电话业务的一组电话交换机或电话交换节点或简单的交换设备,这些都属 j几电路交换节点。现在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