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象 情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赏之象 情感

* 考纲要求: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观点。 何谓意象? 即在诗歌中作者借其表达感情的形 象物,它可以是人象、物象、景象、 事象等。 何谓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 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而形成的一 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一:读懂意象、理解内容、创设意境 如何判断意象的象征意义 1:套用法 即熟记一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如:杜鹃----悲苦 思乡 2:联想法 即由意象本身的特征展开联想,进而 推断其意义. 如:竹----谦虚 气节 3:谐音法 即利用汉语一些字词读音近似的特 点,由此字推彼字,进而推断其意义. 如:柳---留, 莲---恋 子规(杜鹃)---归家回家 如何解答意象类题目 首先应指出文中运用了那些意象,然后 还应指出这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或构成什么情景或表现了什么内容 格式:意象+情感(或情景或内容) 注意:这类题一般不要只答意象,要尽量 答出它所表达的情感、情景、内容。 04江苏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 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02全国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 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 你是否同意“关键” 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 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是“折 柳”全诗的关键。) 06全国 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这首诗可分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 什么内容? 两层。1: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 四个形象,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 2:写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的感想。 ①这句诗写了……。(诗句串译或内容概 括) ②其中“×”表现了……;“××”表 现了……。(分析重点词语)。 ③这句诗表现了……。(合成整体意境) 分析诗句意境: 格式: 内容+意象+意境(表达意境词语) 表达意境常用词语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冷、清幽绝俗、清丽自然 (04广东)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颔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想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 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 颈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寂)意境。 05年高考全国乙卷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