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YD/T852-1996
前 言
本标准根据ITU-TM版)的相关内容为纲编写。在技术内容上除了与该国际建议相
关部分等效外,还参照了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加以补充。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内建设、国际贸易
和技术经济交流以及采用国际标准的需要。
本标准符合GS/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中有关编写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是TMN总体设计的原则,它着重于TMN在传送、存储和处理用于支持电信网和电信业务
的管理信息方面的内容。本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范围
J总则
功能属性
功能属性范围
管理功能特性
接口与协议选择
通信考虑
命名和地址
其中:
“范围’,是关于标准的内容和用途.
“总则”是关于制定设计原则的总则,TMN应当是灵活的和有效的.
“功能属性和功能属性范围”是关于设计和选择通信通路及接口时应具备的功能属性及相应属性值
的例子。
“管理功能特性”是关于TMN通过传送、存储和处理管理信息应实现的五组管理功能。
“接口与协议选择和通信考虑”是关于为满足上述功能属性应如何选择接口和协议以及规划数据通
信网。
“命名和地址”是关于在OSI环境中进行管理、标识各种通信对象及TMN实体的命名原则和地址口
本标准属于TMN标准系列中的总体单元。该单元除本标准外还包括四个体系结构方面的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建国、林善希。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电信 管理 网 (TMN) YD/T 852一 1996
总 体 设 计 原 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信管理网(TMN)总体设计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TMN及其子网的总体的策划和设计。
2 总则
TMN的基本概念是提供一个组织好的体系结构,使各种类型的运行系统 O〔S)和电信设备之间及
各OS之间通过标准接口(包括协议和消息)实行互连,来交换管理信息,实现管理功能。
TMN在概念上是一个分离的网络,它通过若干点与电信网接口,用以发送和接收信息并控制电信
网的运行。TMN可以使用一部分电信网络以提供TMN本身的通信。
TMN应提供对电信网和电信业务的管理功能,以及对TMN本身的管理功能。同时提供TMN本
身各单元之间,以及与电信网、电信业务和其他TMN之间的通信。
丁MN要管理的内容很广,今后在电信环境中所出现的任何设备和业务都是它的管理对象。
2.1TMN的设计目标应当使它有能力去连接若干类型的通信通道,以保证提供有足够灵活性、允许
最有效地进行网络单元(NE)和TMN之间,工作站(WS)和TMN之间,TMN各单元之间或各TMN
之间联系的体系结构。
2.2 由于电信网的结构、规模及功能都在不断地变化,因此,设计TMN时,应当使其体系结构具备高
度的灵活性。以满足网络的各种拓扑状况和管理组织的变动需要。网络拓扑包括NE的物理分布、NE
的数量及NE的通信量等。管理组织包括网络管理人员的集中程度、管理实践等。TMN的体系结构的
设计,应能做到不论TMN的OS采用什么结构,NE的运行方式不改变。
2.3 在策划和设计TMN时,体系结构要考虑三个基本方面:
1)TMN的功能体系结构。它规定了TMN内功能的适当分布,用以考虑建立功能块,由此能够实
现任何复杂的TMN。功能块及其间参考点的定义将可导出TMN接口规范要求。
2)TMN的信息体系结构。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将开放系统互连(OSI)系统的管理原则应用到
TMN原则。OSI系统管理原则被映射到TMN原则并被扩展而使其适合TMN环境。
3)TMN的物理体系结构。它规定可实现的接口和构成TMN的物理成分。
此外,还必须考虑TMN管理功能的逻辑分层体系结构((LLA),I_LA是将TMN的管理功能分为
若干群集,称为 “逻辑层”,并描述各层间的关系。
2.4 TMN的设计,应保证其可靠性。应当防止出现由于某一故障而使关键性的管理信息不能传送的
可能性。当数据通信网(DCN)拥塞时,TMN应当采取措施,不至引起网络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ydt630-1993-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进网要求》.pdf
- 《YDT638.2-1993-光通信设备型号命名方法》.pdf
- 《YDT638.3-1993-通信电源设备型号命名方法》.pdf
- 《YDT638.5-1993-电话交换机型号命名方法》.pdf
- 《YDT638.8-1993-传真通信设备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型号命名方法》.pdf
- 《YDT638.10-1993-无线、微波及卫星通信设备型号命名方法》.pdf
- 《YDT638.13-1993-电话交换附属设备型号命名方法》.pdf
- 《YDT638.14-1993-电话机型号命名方法》.pdf
- 《YDT669-19942048Kbit-s30-路脉码调制复用设备质量分等标准》.pdf
- 《YDT675-1994-数字程控用户电话交换机质量分等标准》.pdf
- 《YDT853-1996速率高达14400-bits传真用二线调制解调器的技术要求》.pdf
- 《YDT855.1-19969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人机接口》.pdf
- 《YDT855.3-1996900mHz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上》.pdf
- 《YDT855.22-19969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物理层》.pdf
- 《YDT857-1996-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时的准确度和可靠度性能值》.pdf
- 《YD-T855.21-19969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信令部分》.pdf
- 《YDT858-1996-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的可用性性能值》.pdf
- 《YDT859-1996-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服务速度(时延和通过量)的性能值》.pdf
- 《YDT867-1996-数字电话机传输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 《YDT868-2007-电话机附加设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