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39。g.…9卷g,2捌 。。。。盟宅三愁愍黧。一Medici。25(总第105丽)
罂鲨警:叠 ::筌当当鳖垡当尘兰尘尘兰尘当!竺尘兰垒型当釜J_
【学术论坛I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初探
吕爱平1,鞠大宏,左铮云2,马超英2
(1.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I00700;2.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美羹词: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
牵圈分类号jR2—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03)02-0025-03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中医学下的二级学科,内 长期经费不足,重视不够,近年来研究生导师队伍建
容包括内经、证候、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中医诊断、 设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导师
方法学等多个三级学科。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学 队伍建设,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意义上的导
科之间的不断交叉,边缘学科的兴起,要求重新对学 师,在传授医学知识过程中也应努力做到:充实科学
科设蟹进行调整。应该从大学科概念出发,探索中 的内容。洞悉学科的前沿动态;理性的思维方式与知
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学科建设。大学科应该是几个相 识内容的逻辑再现;艺术性的表达方式。
关学科的重叠、交叉,其目的是运用多/卜学科的知识 虽然中医基础研究科室和实验科室设备比较齐
和技术,产生本学科中新的理论和技术。树立大学 全,技术方法比较规范,或在某些研究领域和技术方
科观念,有利于通过知识交叉、学科交叉产生新的知 法创新和引进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与其他学科比
识;有利于使具有不同知识的科研人员能更容易地 较,仍有较大差异,应该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有利于根据学科发展需 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发展.无一例外地都
要和社会发展希要调整本学科的设置。 是基础优先型的。面传统中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从治
一个优秀的学科应该具有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研 疗学向基础学科发展,因而轻理论而重经验成为中
究方向,同时.承担着围绕该研究方向的多项国家级 医学的主要学术传统。中医学的基础研究不仅薄
研究项目,特别是国家级重点或重大研究项目,并具 弱,而且在知识来源和价值取向上有较明显的反基
有对外的实质性科研合作,包括与国外科研单位的 础研究方向的现象。
实质性科研合作。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中的科学 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标志这一学科发展的水
研究工作包括中医基础研究的垒部工作,同时又要 平,也决定着这一学科发展的方向。中医基础理论
重视将中医基础研究成果上升为理论,开展中医理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理
论研究。 论研究的方法。所以说,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发展的
l学科现状 主要问题是解决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及如何将现
以往的研究工作虽在证候基础研究、内经、伤 有研究方法用于基础理论研究之中。目前,需要解
寒、中医诊断、方剂基础研究等方面有许多发展,但 央曲主要问题是:进行方法学研究,主要毗有基础的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研究方向分散,标准和规范不一. 研究方向为突破口,以临床现象为动力,并鼓励用创
仍缺乏针对性强的研究方向和可操作性强的研究切 新思想提出中医基础理论的新观点和新概念,拓宽
八点。其中,方法学研究仍是制约中医基础理论发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提出和发展新的理论。
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建设思路
中医基础理论科研队伍中缺乏多学科复合型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