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性状隐性性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ppt

计算公式: χ2 =∑[(O-C)2/C] O:实际的观测值 C:理论上的期望值 O-C:观测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偏差 ∑:求和 获得χ2 值后,在根据自由度查χ2 值的概率(P)表,自由度n=观测组数-1。 χ2 测验结果的判定: P值﹥0.05:偏差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测量值与期望值相符; P值﹤0.05:偏差是真实存在的,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P值﹤0.01:偏差是真实存在的,且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实得粒数O 315 101 108 32 理论粒数C 312.75 104.25 104.25 34.75 偏 差 +2.25 -3.25 +3.75 -2.75 χ2 =∑[(O-C)2/C] = 2.252/312.75 + 3.252/104.25 + 3.752/104.25 + 2.752/34.75 = 0.47 不同χ2值和不同自由度(n)时的P值 P χ2 n 0.95 0.90 0.80 0.70 0.50 0.30 0.20 0.10 0.05 0.02 0.01 1 0.04 0.016 0.064 0.148 0.455 1.074 1.642 2.706 3.841 5.412 6.635 2 0.103 0.211 0.446 0.713 1.386 2.408 3.219 4.605 5.991 7.824 9.210 3 0.352 0.584 1.005 1.424 2.366 3.665 4.642 6.251 7.815 9.837 11.345 4 0.711 0.064 1.649 2.195 3.357 4.878 5.989 7.779 9.488 11.668 13.277 5 1.145 1.610 2.343 3.000 4.351 6.064 7.269 9.236 11.070 13.388 15.086 自由度n =4-1=3,查χ2值表。 可知其P=0.9~0.950.05,因此判定该偏差值是由试验过程中的随机误差造成的,观测值与期望值相符合。 六、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 自由组合规律在育种和良种培育工作中具有更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杂交育种工作中,可以有目的地组合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并可以预测在杂交后代中出现的优良性状组合及其大致的比例,以便确定育种工作的规模。 F2分离出无芒抗病(aaR-)植株的机会占3/16,其中纯合的(aaRR)植株占1/3,杂合的(aaRr)占2/3。在F3纯合的不再分离,而杂合的将继续分离。因此,如果在F3希望得到10个稳定遗传的无芒、抗病(aaRR)株系,那么可以预先估计,在F2至少要选择 30株以上无芒、抗病植株,供F3株系鉴定。 第三节 基因互作 Interaction of genes 基因互作: 不同对独立遗传的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而导致杂种后代分离比例偏离正常孟德尔分离比例的现象。 一、互补作用 概念: 两对独立基因分别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而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作用称为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effect) 。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complementary gene)。 互补作用:香豌豆花色的遗传 F2中紫花∶白花的分离比例为9∶7。 二、积加作用 概念: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称之为积加作用(additive effect)。 积加作用: 南瓜果形的遗传 F2中扁圆形∶圆球形∶长圆形的分离比例为9∶6∶1。 三、重叠作用 概念: 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互作时,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F2表现型产生15∶1的比例,称为重叠作用(duplicate effect) 。这类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duplicate gene) 。 重叠作用: 荠菜蒴果形状的遗传 F2中三角形∶卵形的分离比例为15∶1。 四、显性上位作用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称为上位性(epistasis)。反之,后者被前者所遮盖,称为下位性(hypostasis)。如果是显性起遮盖作用,称为显性上位作用(epistatic dominance effect)。表现上位作用的基因称为上位基因(epistatic gene)。 显性上位作用: 西葫芦瓜皮颜色的遗传 F2中白皮∶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