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承诺书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 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
基于 AS3993 的超高频 RFID 读写器设计与实现
I
I
PAGE
PAGE VI
摘 要
RFID 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被公认为 21 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 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读写器是 RFID 硬件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在超 高频频段(860MHz~960MHz)的 RFID 读写器,由于具有读写距离远、数据传输速率高、识别 时间短和数据量大等优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款以低功耗协议集成芯片 AS3993 为核心 的超高频 RFID 读写器。设计方案选用协议集成芯片 AS3993 为射频收发模块,PIC24FJ64GB002 单片机为协议控制模块,辅以 ARM 平台的 S3C2440 为显示存储模块。硬件部分完成了射频收 发模块和协议控制模块的原理图与 PCB 绘制。软件部分完成了协议支持固件程序、读写器跳频 程序、动态和随机帧时隙相结合的防碰撞算法程序、基于 USB 接口的配置以及基于 UART 接 口应用程序的软件设计。并进行了读写器发射信号时域波形和频域频谱的测试与分析,验证了 读写器对标签的盘存和读写等功能,结果表明读写器达到了设计要求。
本文设计的读写器符合 ISO/IEC 18000-6 Type C 协议,上电默认在中国国家标准频段跳频 工作,具有低功耗、小型化、成本低、工作性能稳定和良好的人机显示界面等优点,适合应用 在物品库存管理、图书馆管理、档案馆管理等众多应用场合。
关键词:RFID,超高频读写器,ISO/IEC 18000-6C,AS3993
ABSTRACT
RFID non-contact RF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op ten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21st century, it is with great potential being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many fields. The read/write devi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hardware of the RFI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ince the read/write device which works in ultra high frequency (UHF) band (860MHz~960MHz) has advantages such as long-distance reading/writting ability, high data transmission rate, short recognition time and large data volume, the UHF read/write device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meet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a UHF RFID read/write device based on a protocol integrated (low power consumption) chip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In the read/write device, the protocol integrated chip AS3993 is selected for the RF transceiver module, the microcontroller PIC24FJ64GB002 for protocol control module and the ARM platform S3C2440 for display module. The schematic and the PCB of th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ARM的直角坐标系焊接机器人的控制-电机与电器专业论文.docx
- 基于ARM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基于ARM的纸币包装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docx
- 基于ARM的指纹门禁控制系统设计-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ARM的指纹识别门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ARM的指纹识别模块的研究与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基于ARM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基于ARM的智能车辆纵向控制半物理仿真系统研究-车辆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ARM的智能电表系统设计与实现-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ARM的智能电针治疗仪的研究与设计-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论文.docx
- 《2025年数据中心选址趋势:能源成本与网络延迟动态分析》.docx
- 2025年高端老年助行机器人功能设计与市场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独立站社媒营销ROI优化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苗木培育屋顶绿化专用苗木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车充电APP用户画像精准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AI绘画工具在工业产品外观设计领域原型快速生成报告.docx
- 跨境电商平台2025年智能推荐用户体验旅程地图优化报告.docx
- 专题12 简单机械(真题训练)-2024物理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pdf
- 2025年生物基塑料在数码相机配件市场分析报告.docx
- 车检安全培训内容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