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的天鹅洲故道栖息地特征研究.pdf

长江江豚的天鹅洲故道栖息地特征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江豚的天鹅洲故道栖息地特征研究

第10卷 第3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ol.10 No.3 2012年9月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September,2012 文章编号:1672-3031(2012)03-0185-07 长江江豚的天鹅洲故道栖息地特征研究 朱 瑶 ,廖文根 ,冯顺新1 2 2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国际合作处,北京 100038;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 摘要:湖北天鹅洲故道是长江江豚的重要迁地保护地。本文利用数学模型,对天鹅洲故道内的风生流流场进行了 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天鹅洲地形特征、水动力学特征、食物资源和水质等因素与江豚微生境选择之间的关系。研 究结果表明,天鹅洲故道内的江豚偏好选择具有浅滩-深槽复式断面、生境多样性较高的河段栖息;风生环流对 江豚微生境的选择有一定影响。同时研究发现天鹅洲故道内水位仅能满足核心区对水位的需求,缓冲区和实验区 水位保证率基本无法满足。 关键词:长江江豚;天鹅洲故道;栖息地;地形;水文水动力条件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 )是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洞庭湖、鄱阳湖 [1] 及与两湖相通的湘江和赣江的重要豚类 。近几十年来,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不断下降,从 1991 [2] [3] 年2700头 降低到2006年1800头 。导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有渔业资源衰退、繁忙的 航运、水质恶化、涉水工程的兴建、自然灾害等。2010年春季和2011年冬季长江流域遭遇大旱, [4] 鄱阳湖水位降到历史新低,对鄱阳湖长江江豚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 ,若保护不力, 长江江豚有可能在未来100年内面临和白鱀豚相同的命运。 长江天鹅洲故道为湖北石首天鹅洲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该故道为1972年长江沙滩 东经112°13—112°48 ,北纬20°30—29°37′ ′ ′ ′ 子自然裁弯后所形成的牛轭湖( ),见图1。20世纪90年代 [5] 初,长江江豚被引入天鹅洲故道进行迁地保护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江豚在故道内能自然繁殖,数 量稳步增长,目前故道内已生活有30多头长江江豚,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鲸类动物迁地保护成功事 [6] 例 。针对天鹅洲故道开展豚类栖息地特性研究,阐明天鹅洲故道的地形地貌、水文水动力特征,以 及与豚类对微生境选择之间的关系,是总结豚类迁地保护成功经验的重要方面。 [6-7] [8] 魏卓等 和杨健等 对天鹅洲故道内豚类的生态行为特征及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时段 [9-10] 条件下豚类的集群行为开展了研究;吕国庆等 对故道内渔业资源及鱼产力状况进行了研究;潘保 [14] [15] [16] 柱等 对故道内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衰退原因进行了分析;吴门伍等 和殷瑞兰 对故道水质、泥 沙淤积情况进行了研究。 [6] 本文根据2001—2002年魏卓等 对江豚的观测结果及对天鹅洲故道分区的成果,针对静水环境 下江豚的行为,从地形特征、水文、水力学特征、水质以及食物等特征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