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山东大学
“工程燃烧学I”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号:0183100310
课程名称:工程燃烧学I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CombustionⅠ
总 学 分:2 总学时:34 授课学时:30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适用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高等数学 热工学 流体力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汪军,工程燃烧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7
2、霍然等,工程燃烧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9
3、岑可法等,高等燃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2
4、严传俊,范玮等,燃烧学(第2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7。
5、刘联胜,燃烧理论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
6、黄勇,燃烧与燃烧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9
7、(美)特纳斯著,姚强,李水清,王宇译,燃烧学导论:概念与应用(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8、C. K. Law, Combustion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9、Poinsot, T. and Veynante, D.,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Combustion, 2005.
10、Irvin Glassman, Richard A. Yetter, Combustion, 4th Edition- Elsevier,2008
11、徐通模,燃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 在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中第1项为教材,其它为主要参考资料。
一、课程教学目的
工程燃烧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必修主干课。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属热动类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对燃烧现象和基本理论的认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燃烧技术中所必须的热化学、燃烧动力学及燃烧过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中典型燃料的特性、燃烧特点和规律,包括着火的形式和条件、火焰的传播、燃烧产物的生成机理、新型燃烧技术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锅炉、内燃机、涡轮机、火灾、家用炉灶、焊枪等燃烧现象从宏观上能有所认识,微观上能有所解释。为改进燃烧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分析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和过程、避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控制和降低有害排放物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由燃烧热力学、燃烧反应动力学、着火理论、火焰传播与稳定性、煤燃烧原理与技术、燃烧污染物控制技术、新型燃烧技术等部分组成。学完本大纲规定的内容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燃烧过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燃料燃烧的基本计算与分析;
[2]掌握燃烧过程中着火、火焰传播的规律;
[3]熟悉和了解基本的燃烧方法和装置;
[4]重点掌握煤燃烧原理和技术,污染物生成机理与排放控制理论;
[5]了解新型燃烧技术与装置;
[6]应用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判断燃烧过程,掌握燃烧领域节能减排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相关专业学习提供基础知识。
三、课程学时分配
章目
内 容
学 时
总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0
绪论
1
1
1
燃烧物理学基础
1
1
2
燃烧热力学基础
1
1
3
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2
2
4
着火理论
4
4
5
火焰的传播与稳定性
6
6
6
煤的燃烧
9
9
2
7
燃烧污染物形成与控制
4
4
2
8
新型燃烧技术进展
2
2
9
10
11
课程考试
合 计
30
30
4
四. 教学内容要点及教学要求
第 0 章 绪论
【教学内容要点】
1、能源现状、燃烧概念,燃烧与能源利用的关系
2、燃烧学发展历程,燃烧本质
3、燃烧设备的特点
4、燃烧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能源现状,燃烧学发展历程,燃烧设备的特点,燃烧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地位
2、理解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本质、明确燃烧的研究内容,熟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燃烧物理学基础
【教学内容要点】
1、多组分气体基本参量
2、分子疏运定律及三传比拟
3、多组分反应流体的守恒方程
【教学要求】
1、明确多组分气体的概念及参量定义
2、理解Fourier导热定律、Fick扩散定律、Newton粘性定律,热量与质量交换的比拟
3、理解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
第二章 燃烧热力学基础
【教学内容要点】
1、燃烧反应计算:燃烧空气量的计算、燃烧产物的组成
2、基本概念:标准生成焓、反应焓、燃烧焓、化学计量学
3、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绝热燃烧温度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