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和猿的界限 劳动的含义 从猿到人的过渡 石器导航 石器与石器时代 制法和分类 旧石器时代 早期 元谋人 北京人一 北京人发现层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燧石、火石、砾石 打片 石器图 元谋遗址 元谋人图 北京人音像1 北京人遗址2 北京人头像图 北京人牙齿和肢骨 中期 丁村人 丁村人 丁村人图 丁村人图 中期 山顶洞人 山遗址图 山顶洞衣图 山顶洞像图 新石器时代 新时代的遗址种类-住地 新时代的遗址种类-墓地 细石器文化 棺图 细石器 昂昂溪代表 仰韶文化 半坡代表 陶器 龙山文化 龙山陶器 新石器时代 含义:旧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是石器时代的后期阶段。 时间:一般认为这段时期始于公元前6000多年,(实际年代应更早些),约持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 遗址分布:我国北部分布着细石器文化;黄河上游、中游分布着仰邵文化;黄河中游和下游分布着龙山文化;长江以南分布着印陶文化,以上是我国分布的新石器时代的主流文化。 时期特征: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由采集狩猎经济,进入生产经济,逐渐发展了农业和畜牧。而农业和畜牧的出现,是新时期时代主要的特征。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但大量出现了磨制石器,有了陶器,出现纺织。母系氏族部落发展到了繁荣时期,后渐渐过渡到父系社会。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种类 一、住地 1、选择条件 水源 生产 风 交通 2、住地的几种主要类型 河旁台地 甘肃仰邵文化 土墩 江苏、安徽一带 贝丘 海岸或湖岸附近 砂丘 细石器文化 洞穴 石灰岩洞穴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种类 二、葬地 1、葬法 土矿 瓮棺 石棚 石冢 石棺 2、葬式 仰卧伸直葬 屈膝葬 二次葬 俯身葬 3、其他: 葬地的随葬品有陶器、石器、骨器等也有无随葬品的 。 葬地所在地,多在住地中或其附近,也有埋在更高的台地上、山坡上或山顶上的。 细石器文化 一、分布 细石器文化是我国北方的一种主要的新石器文化,分布在东北、内蒙古、新疆一带;另外在现今长城附近的细石器文化和仰邵文化相接触,形成了具有两种文化因素的混合文化。 二、文化特征 细石器文化的 共同特点,是在每个遗址中都含有细小的打制石器,但这只是此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还有大型的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陶器方面也有它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砂丘地带和台地上。 细石器主要的 原料是石髓、玛瑙和燧石,因石料的形状小巧,适于加工,故可打制成细小的细石器。(图) 三、研究意义 此文化的研究,关系着复原我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早期历史问题,对它的演变、发展及文化交流等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昂昂溪 遗址 仰韶文化 一、命名 最初在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的画有红黑花纹的彩陶片和磨制石器并存,后来陆续发现了很多同样性质的遗存,被命名为“仰韶文化”。 二、分布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和甘肃东部,。 其时代约在公元前4515-2460年之间。 四、研究意义 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较早的新石器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物质文化面貌,与很多文化递变进行,研究此文化对研究新石器时代特征和与之相关文化有很大帮助。 三、文化特征 在陶器上是具有显著的特征,陶质主要是细泥的红陶、泥质的灰陶灰砂粗红陶、夹砂粗灰陶四类,制法以手工为主,同时彩陶具有显著的特点,陶质细腻,表面打磨光亮,以红色或黑色绘画花纹为主,经长期洗刷也不脱落。遗址多在河谷的台地上,范围很大。图 半坡 遗址发掘 人面魚纹彩陶盆 几何纹彩陶盆 网船形彩陶壶 陕西宝鸡出土 尖底陶瓶 陕西临潼出土 * 石 器 时 代 考古学 关于人类起源的几个问题 (一)人和猿的界限是什么? 界河说:用脑量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是猿还是人。此种理论把脑量是否达到750毫升作为区分人和猿的“界河”。 直立说:把能否直立作为人和猿的区别。能直立的是人,不能直立的是猿。 区分人和猿的根本标志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是否有社会意识、语言及自觉能动性。 关于人类起源的几个问题 (二)关于劳动的涵义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在学会制造工具以前使用木棒、石块等天然工具来进行狩猎和获取食物,不算真正的劳动,只有使用人类制造工具来进行生产才是真正的劳动。真正的工是、只能是人工制造的工具。 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类在学会制造工具以前,使用天然工具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是一种动物式的本能性的劳动,是初级的劳动,使用人工制造工具进行的生产劳动才是真正的劳动。 正在形成中的人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 JieLink+智能终端操作平台系统调试说明书V1.0.doc
- 2022数学新课标背景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创新教学实例.docx VIP
- 有机合成第六章.ppt VIP
- 抖音来客本地服务行业实体门店运营培训教程(三)抖音实体门店商家经营思路.pptx
- (正式版)D-L∕T 5862-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ocx VIP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程测评卷》.doc
- 2024年~2022年浙江省国企招聘历年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50套.docx
- 高中物理游标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读数习题集.doc
- 中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及万能句型汇总.docx VIP
- 五个认同爱国主义教育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