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150 丛书.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中国全史 150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五、元代后期杂剧作家 (一)杂剧的南移和衰微 元代前期,杂剧艺术获得蓬勃发展,迅即进入峰巅状态。元王朝统一南 北后,由于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城市更加繁荣,且江浙一带景色宜人,文 化繁富,不仅为杂剧的演出提供了比北方更好的条件,而且也吸引了大量北 方的文学艺术家纷纷南下;再加上南宋灭亡后,上层人物都认为南曲是 “亡 国之音”,元蒙统治者又极力提倡以 “新声”面貌出现的北剧,于是很快出 现了北方的杂剧在南方演出的盛况,甚至一时胜过了南方原有的南戏。元成 宗大德(1294—1307年)年间,杂剧中心逐渐由北方的大都移向南方的杭州。 但是随着杂剧中心的南移,杂剧也由鼎盛走向了衰微,这主要表现为: 杂剧作家、作品的数量远不能和前期相比,后期的杂剧作家有姓名可考 的仅二十余人,有作品流传下来的不过十几人;有成就、有影响的作品,只 有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等人屈指可数的几部; 杂剧的题材变得狭窄,回避现实斗争,多取材于风情故事或历史事迹, 描写山林隐逸、神仙道化的剧作增多,而在前期占有相当数量的反映尖锐复 杂的社会矛盾的作品,如公案剧、水浒剧等,则寥寥无几; 杂剧的思想内容丧失了前期的积极战斗精神,例如同是爱情婚姻剧,却 缺乏前期那种敢于向封建礼教挑战的反封建的品格,多半在津津乐道才子佳 人的风流韵事;同是历史剧,却没有了前期苍凉悲壮的激情,多半在美化“圣 君贤相”、 “义士节妇”,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和宿命论等陈腐观念; 杂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再像前期那样生机勃勃,而是萎缩僵化、不图 革新,不去着力于戏剧结构的开拓、人物性格的塑造,却去一味雕琢词藻, 堆砌典故,单纯追求音律的和美、工巧。 元代后期杂剧衰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德之后,元蒙统治者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改变了前期放 任的局面。尤其是皇庆 (1312—1313年)、延祐 (1314—1320年)年间,元 仁宗大力鼓吹儒家思想,认为: “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 ① 切。” “儒者可尚,以能维持三纲五常也。”他们对戏曲的创作和演出的控 制也越来越严密。一方面严厉查禁进步戏曲,另一方面又强制推广宣扬封建 伦理道德的作品。明初朱有燉曾根据元后的乳母说的元宫实事,写过百首《元 宫词》,其中有一首说: “《尸谏灵公》演传奇,一朝传到九重知。奉宣赍 与中书省,诸路都教唱此词。” 《尸谏灵公》为鲍天佑所作的杂剧,由于符 合元蒙统治者的口味,所以下令各地演唱。元蒙统治者竭力对杂剧施加腐朽 的思想、政治影响,也就阻碍了杂剧的健康发展。 第二,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境遇比前期有了改善。由于元仁宗皇 庆二年 (1313年)恢复了科举制度,使知识分子有了进身之阶,又由于统治 者部分地缓和了民族矛盾,知识分子的亡国之痛逐渐淡漠,不满情绪逐渐消 失。他们重又热心于举业,为了猎取功名,纷纷埋头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 从生活到思想,都越来越脱离人民。他们不能再到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 民群众中去汲取创作的营养,不能再呼喊出下层人民的心声。因此,即使写 ① 《元史·仁宗纪》。 出一些作品来,也没有了前期那样的积极战斗精神,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生 气。 第三,杂剧艺术自身体制的局限。元杂剧一般都是一本四折,使它容纳 的内容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这样固定的框架中,要把关目安排得紧凑而有变 化,实力不易。因此内容接近的剧作,常常写法相似,结局雷同。杂剧还只 能由一个角色主唱到底,其他角色只有说白,这就无法让其他角色用歌唱来 抒发感情,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戏剧矛盾的展开;而且全剧只有一人独 唱,也必然单调、沉闷。杂剧每折还只能用同一宫调的曲牌,不能换韵,音 律平板而无起伏,也影响了人物不同感情的表达。 第四,杂剧中心的南移,也是它衰微的一个原因。杂剧原是流行于北方 的,有着深厚的北方文化 (包括北方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