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争光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PDF

黑龙江争光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2 卷第 3 期 有  色  矿  冶 Vol . 22 . №3 2006 年 6 月             NON - FERROUS MINING AND METALL URGY        June 2006 ( ) 文章编号 :1007 - 967X 2006 03 - 0003 - 04 黑龙江省争光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赵广江1 、2 ,侯玉树1 、2 ,王宝权2 ( 1.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100083 ;2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  要 :争光金矿床产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中性火山岩和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中 ,赋存于 NWW 、 NNW 向断裂构造带内,矿体呈脉状 ,具有膨缩和尖灭再现特点 。中奥陶统多宝山组中性火 山岩地层为金矿之矿源层 ,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岩浆作用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热源 ,构造 作用对含金热液的流动与迁移提供了通道 。该金矿矿床成因为热液 —构造蚀变岩型 。 关键词 :争光金矿 ;地质特征 ;成因初探 ;黑龙江 中图分类号 :P618. 01    文献标识码 :A 断裂带长约 35 km , 宽约 20 km ,断裂带由数条呈北 0  前  言 西向断层 、褶皱 、韧性剪切带 、片理化带组成 。褶皱 争光金矿床位于三矿沟 —多宝山—铜山—争光 主要为多宝山复背斜 、断裂主要以压性 、压扭性断裂 北西向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南东部 。大地构造位置属 和断裂破碎带为主 ,是沿早期背斜轴部纵张断裂发 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北东段 ,罕达气优地槽褶皱系 展起来的。韧脆性剪切带规模较大的有 5 条 ,总体 西部 。三矿沟 - 多宝山 - 铜山 - 争光北西向铜金多 呈北西向 ,并呈平行等距分布 。以上褶皱 、断裂 、剪 金属成矿带由北西至南东在不到 40 km 的距离内, 切带共同构成总体为一向南西凸出的北西向弧形构 ( ) 呈串珠状分布有十四个金属矿床 点 。该多金属成 造带 。形成时期为华力西期 , 是区内的基础构造 。 矿带在 2000 年以前的四十多年的找矿勘探中 , 由于 该构造带是成矿带的控岩 、控矿构造 。 种种原因未能有金矿床的发现 ,所以认识其主要地 1. 4  矿  产 质特征 ,对以后的金矿找矿工作将起重要作用 。 三矿沟 - 多宝山 - 铜山 - 争光北西向铜金多金 属成矿带由北西至南东在不到 40 km 的距离内,呈 1  区域地质 ( ) 串珠状分布有三矿沟铜 铁 矿床 、育宝山铜铁矿点、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