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名著提要 唐凯麟,邓名瑛主编.pdfVIP

中国伦理学名著提要 唐凯麟,邓名瑛主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左丘 明 《左传》 《左传 》是记载 中 国春秋 时期历史 的编 年史书 ,西汉 时称 《左 氏春秋》,东汉 以后改为 《春秋左 氏传 》,简称 《左传》,为儒 家重要经 典之一 。西汉 史学家 司马迁认 为 ,作者是鲁 国的左丘 明,但左丘 明是春秋末年人 , 《左传 》却提到战国初期 的某些史 实 ,故此说不可信 。清末康有为断言它是西汉刘歆伪造 ,但在刘 歆 以前 , 《左传》 已被许多人抄撮或征引过 ,所 以康 氏之说也难 成立 。当代学者多认为是战 国初年人所作 ,据杨伯峻考证大约作 于公元前 年至前 年 之 间 。 一般认为 《左传》与 《春秋公羊传》、 《春秋穀梁传》一样 , 春秋 》的解经之传 。它上起 隐公元年 ,下至哀公二十七年 , 是 《 展现了 余年 间宏 阔的历史 ,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 的重要 典籍 ,该书保存 了许 多宝贵 的哲学思想资料 ,如唯物主义 的阴阳 春秋三传,上海古籍 出版社 第 2 页 五行说 ,无神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等等 ,反映了西周末期 已开始 动摇 的宗教天道观 的进一步瓦解 ;在伦理思想方面 , 《左传》反 映了正 由奴隶制 向封建制转变 的春秋时期 ,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代 替另一种 制度过程 中,社会 意识形态深 刻 的 内在冲 突及转 化趋 向,即新 的伦理 思想和 观念 虽 已开 始产 生 ,但 尚零碎 而不成体 系 ,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道德 尚未退 出历史舞 台 。以下 ,我们从 三个方面介绍其伦理思想 。 一 “ 重 民轻神 ”与主体意识的觉醒 在殷商原始天神崇拜时期 ,上至 国家大事 ,下至衣食居行生 活小节 ,都要 以天命为依据 , 卜 盛行 。周代殷起 ,以旧邦而有 天下 ,为论证其政权 的合理性 ,统治者 以君权 “天授 ”来为 自己 辩护 ,与此 同时 ,他们又提 出了一套 “敬德配天 ”理论 ,即认为 只有敬德 、有德之人 ,才会得到上天的恩宠 。这一理论虽然在一 定程度上看到了人 的主体性 ,但天命意识仍然非常浓厚 ,真正拨 开乌 云般 笼罩在 社会生 活上 空 的天命观 ,高扬 人 的主体性 是在 “周 之 子 孙 日失其序 ”(《左传 鲁隐公十一年》,以下凡引此书只 注篇名 )、 “礼崩乐坏 ”的西周末社会大动荡时期。 其时, “天”、 “天命 ”虽还经常被使用,但其 内涵已被因损, 似王 孙满 那样死 死抱着 旧的天命观 ,认 为 “周 德 虽衰 ,天命 未 改 ” (《宣公三年 》)的人 已不多 ;反之 ,范文子所持有 的那种 “ ‘惟命 不于 常 ’,有德 之谓 ”,即天命 不是 固定不变 的,有德 的人 才能享有天命的观念 已成社会意识的主流 (《成公三十六年》)。 这种对 “天”、 “天命 ”的因损有三种具体表现: 将 “天 ”、 “天命 ”或悬置或推运 。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 并不直接反对天命 ,只是用巧妙 的方法否定它 的作用 。郑 国裨灶 要求用瓘斝玉瓒来祀天 以避免火灾 ,子产不许 ,说 : “天道远 , 第 3 页 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昭公十八年 这就是割断了 天与人事之 间的那种幻想的联系 。僖公十六年春 ,宋 国由天而 降 五颗 陨石 ,又见六 只鹢退飞过宋都 。宋襄公召周 内史叔兴 问其吉 凶,叔兴退而告人, “是阴阳之事 ,非吉凶所生也” (《僖公十六 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认识的局限,虽尚未能完全否 认 自然现象背后有神灵或怪异力量主宰,但坚决反对用 自然界的 灾异现象来 比附社会人事吉凶,明确 了客观事物与社会人事 的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