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堂随笔 {清}俞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春在堂随笔 [清]俞 樾 撰 徐 明 校点 文 青 本书说明 《春在堂随笔》十卷,清俞樾撰。 182 1 年),四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他生于道光元年( 岁后随家迁居杭州。道光三十年( )考取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 1850 1852 1855 咸丰二年( )进为翰林院编修。五年( ),由翰林院编修简放为 河南学政;七年( ),被劾为所拟试题割裂,遂罢职,此后即寓居苏 1857 州。这年俞樾三十七岁,从此他就专意著述,并先后主讲苏州紫阳书 院、上海求志书院,而任杭州诂经精舍院长时间最长,达三十余年。俞 氏在杭州时曾总办浙江书局,建议江、浙、扬、鄂四书局分刻“二十四 史”,又于浙局精刻子书二十二种,当时称为善本。光绪三十二年 1906 (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卒,享年八十六岁。《清史稿》卷四八二有 传,其事迹又见缪荃孙所作《翰林院编修俞先生行状》(《续碑传集》卷 七十五)以及《春在堂全书》卷首所刻《国史儒林传》。 俞樾是清末著名的经学家,他治学宗高邮王念孙、引之父子,由经 训入手,旁及诸子,所著《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 是他在文字训诂方面的代表作,对当时及后世颇有影响。俞樾学识渊 博,著述繁富,除上述《群经平议》三种外,尚有《茶香室丛钞》及《续 钞》、《三钞》、《四钞》,共一 六卷,《春在堂杂文》三十七卷,《春在堂 诗编》二十卷。其诗文不拘宗派,自出机杼,甚有工力,且富才情,在当 时自成一格。他又仿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作《右台仙馆笔记》十六 1899 ),曾将其著述 卷,杂记当时民俗风物、世态人情。光绪二十五年( 汇刻为《春在堂全书》。 俞樾于道光三十年考进士时,其覆试的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 天”,他所作诗的首句为“花落春仍在”,为当时试官曾国藩所赏识,由 是得入翰林。俞樾于此终身不忘,因名其读书之所为“春在堂”,也以 此作为他著作的书名。这部《春在堂随笔》即由此而得名的。 《春在堂随笔》所记内容,十分广博,既有学术考证、诗文杂录,又 有民情的记载,时政的议论。俞樾治学,不限于书面文献材料,很注意 用石刻资料作广泛的论证,如卷二有记浙江余姚所出一汉碑,来考证古 代经、史之文;另一则记绍兴禹穴的石刻,与王昶《金石萃编》、阮元《两 浙金石录》互证。卷七有记龙游所存韩愈《偃王庙碑》拓本残文,与清 刻韩愈文集相校,辨其异同。同卷有一则记所得明人文集抄本《殷无 美文稿》,以此订补《明史》有关的传与表之史实。卷九又据明人《况太 守集》,补《明史·况钟传》事迹。俞樾有经学根底,又博涉群书,善于 志疑,启人思考。如卷九有一条引《太平广记》释苏轼诗,并纠正元人 李治《敬斋古今注》及清人翁方纲《苏诗补注》之误。卷十有一条考述 黄牛庙与黄陵庙之别,并辨世传诸葛亮所作《黄牛庙碑》之伪。 俞樾阅书极广,多有新的发现。如卷十有谓从日本人所著《梅洞 集》记有唐李巨山(峤)五言绝句一百二十首咏物诗,为《全唐诗》所无。 卷二记有当时西人医士所著《博物新编》,介绍用电气制铜版、铅版刻 印书籍。卷十记当时民间所传十五贯故事,以与《十五贯传奇》相印 证;卷七述及通俗小说《西洋记》中一回目,以与当时流传的《牙牌书》 相比较,这都是一般拘守儒家经书的士人所不能做到的。 俞樾还注意记述当时政事,如卷九记年轻时正遇上鸦片战争,当时 即作诗赞颂坚守浙江定海而为英军炮击而死的将领。卷三议及当时外 国侵入,谓“攘外必先自强,而自强在于刑政修,人才盛”,这种见解在 当时也颇难得。 这次整理时,凡避清讳者即改正(如“元”改为“玄”);间有版刻之 误,亦迳改。 本书由中华书局徐明及文青校点整理并撰写本书说明。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