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历史41题应试技巧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轮复习 ——41题主题式题型解题小技巧 一、主题陈述型:围绕*****,自行 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二、主题评析/述型 围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常见类型: 一、并列式即AB式主题精准型(范围较小、内容具体直观),其中又可分为限定项时空精准或限定项时空笼统型,比如: 1、结合中国近代史,围绕“妇女婚姻观与社会变迁” 2、结合世界史,围绕“科学与启蒙运动” 二、并列式即AB式主题笼统型,比如: 结合世界史,围绕“政治与经济”\“科学与思想” 三、比较型,比如: 围绕中外政治制度、围绕古代书院教育和现代高等教育 四、单一型,比如: 围绕近代中国婚姻,围绕科举制,围绕抗日战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时间 1890—1920年 1950—1970年 1978—至今 ?情 况? 《时务报》(维新派机关报)、《新青年》(陈独秀);革命派在国内外一共创办了近120种报刊 《人民日报》《红旗》(党报党刊)、《文汇报》(综合性日报) 《人民日报》(党报党刊)、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主要内容 政治色彩浓厚,同时文学期刊、科普类专门性刊物陆续问世 内容更加丰富,但依旧政治宣传方面涉及较多,娱乐题材缺乏 宣传重点转移到对经济建设的报道中来,娱乐性题材日渐丰富 解题指引: 一、判:可大概判断此题为并列式精准型(时空精准型),入手方法是先考虑两者的关系,即相互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可按顺向和逆向思维方式,把词组变为陈述句(即把A变为主语,B变为宾语) 1、A促进/推动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2、A反映了B——火车的发展反映了英国的近代化 3 、A是B发展的结果/产物——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是西方近代文明冲击的结果。 4、A是B的反动或阻碍了B的发展或是对B的批判——英国的近代化与传统文化 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的,所以拟定题目的时候要注意材料中是否体现了时间变化,若有明显时间变化可依据时间论述两者关系。 比如围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自行拟定一个论题。19世纪末,清政府的经济政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三、注意时空限定和条件限定 ??论题一:1890—1920年间的中国报刊推了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4分) ????阐述: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向西方学习由器物深入到政治制度,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通过报刊宣传政治主张,推动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4分) ????②辛亥革命后,为启蒙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派利用报刊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4分) ???? 论题二:1978年后的报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形势的变化(4分) ????阐述: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报纸的宣传重点由政治宣传转移到经济建设的报道上来。(4分) ????②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际交流增多,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报刊题材种类日渐丰富。(4分) 材料 一定的生产方式要求有一定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与之相适应,生产方式的革命必定伴随着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革命。交通运输一旦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会反过来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马克思《资本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交通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题技巧: 1 、断题型——AB式笼统型 2 、具体化 3、注意时空限定 一、论题:火车轮船的发明推动英国近代社会确立。 二、论述:火车、轮船等高效运输工具的出现,带动了冶铁、采矿、工业制造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还密切了英国城乡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逐渐形成了以英国为世界工厂的世界市场。间接壮大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动了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火车、轮船运输的发展,还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推动平等意识的形成。 三、总结:综上所述,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观念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