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粮油工业地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粮油工业 第一节 粮油工业发展与布局 第二节 制粉工业 第三节 碾米工业 第四节 油脂工业 第五节 粮油食品工业 第六节 饲料工业发展与布局 第二节 制粉工业 • 一、中国制粉工业概况 • (一)制粉工业发展与布局的进程 制粉工业是旧中国兴办较早的轻工行业,但发展缓慢。 建国初期,制粉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京、汉等地,布局 很不合理。按照 “产地加工为主”的布局方针,新建扩建主产 区、消费区的制粉工业企业。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中型的现代化制粉企业遍布各小麦 产区大中城市和南方广大消费中心。进入21世纪,在小麦主产 区以制粉工业为主导的小麦产业链正在兴起。 第二节 制粉工业 • (二)制粉工业发展现状 1.产地加工蓬勃兴起 中国制粉工业呈现由大城市和非产麦区向小麦主产区转移的 发展趋势。河南、山东两省面粉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产地加 工业的兴起,标志着小麦主产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 化的发展。 2.生产规模走向大型化和集团化 扩大生产规模,组建制粉集团,有利于降低基建投资和降低运 行生产费用,是当前国内外制粉工业的发展趋势。一是通过资产 重组,扩大生产规模,二是扩大单个生产车间规模,提高生产线 产量。这都标志着中国的制粉工业正在向着规模化、集团化的方 向发展。 第二节 制粉工业 ● (二)制粉工业发展现状 3.加工技术与装备实现系列化、成套化 中国制粉工业引进国外先进的小麦制粉设备,通过消化 吸收,小麦制粉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生产,使中国的小麦制粉 技术和设备达到了先进国家20世纪末期的水平,实现了系列 化、成套化。 4 .小麦的深加工和副产品利用受到重视 第二节 制粉工业 • (三)制粉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1.大量重复建设,加工能力过剩,企业发展不平衡 国有萎缩、民营发展、外资挺进、小机组丛生,产能过剩. 2 .品种结构不合理 虽然中国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商品粮种 很多,近年品种品质有所改善,但蛋白质含量与食用品质的 相关性差,蛋白质、淀粉、脂类、半纤维素、酶类物质的整 体构成不优是制约小麦粉加工品质及食品研究开发的主要问 题。 第二节 制粉工业 • 二、制粉工业布局的市场格局 (一)区域市场格局 制粉工业企业在北方地区多而集中,在南方地区少而分 散;主要集中在小麦主产区和大中城市消费区。 (二)企业市场格局 1.生产能力市场格局。 2006年全国入统日生产能力50吨以上 的制粉企业3159个,年生产能力9473.2万吨,总产量4345.8 万吨,产能比45.9%。 第二节 制粉工业 2002~2006年制粉企业日生产能力市场格局 日生产能力 企业个数(个) 所占比(%) 2002 2006 2002 2006 100吨以下 5875 2014 89.1 63.8 100~200吨 454 603 6.9 19.1 200~400吨 215 371 3.3 11.7 400~1000吨 43 136 0.7 4.3 1000吨以上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