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秘书工作经验融合时期
—— 辽、金、元
知识点
1.辽、金、元时期的秘书工作体现了多民族秘书工作经验相互混合的特点
2.各级秘书机构中都配有通晓多种民族语言的秘书官吏
3.辽代秘书机构分为南北两个系统
4.金代创立了快速传递文书的急递铺制度
5.元代的秘书官吏的选拔、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和文书传递制度方面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一节 辽、金的秘书工作
一、辽代的秘书工作
(一)秘书机构和人员
辽代中央政府分“北面官”(辽官)和“南面官”(汉官)两大系统。
北面官的各级机构分为北院、南院
南面官有枢密院、中书、门下、尚书等机构
1.南、北枢密院
全国军政中枢,也是秘书工作的中枢
北枢密院“掌兵机军事,文铨武铨,部族,群牧,丁赋之政,凡契丹军马人民皆属焉”
秘书官:林牙、知院贴黄、知圣旨头子事、掌院头子等
南枢密院(汉人枢密院)是南面官系统中的最高军事、行政机构兼“掌汉人兵马之政”。
因俗设置的两套政权机构——南北面官制
契丹民族建立的国家,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其一,疆域广大,民族成份复杂。在其统治区域内的民族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汉人、渤海人为主经济、文化较为进步的农耕民族;二是以契丹人、奚人为主的相对落后一些的游牧民族。不同类型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进步程度不同,生活方式也有差异,面对这样复杂的民族组合,如采取单一制的统治管理方式,既不适合国情,又难以有效地进行统治。其二,隋唐时期,尚处在部落联盟时期的契丹民族,在与中原政权的长期交往中,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很大影响。这为后来一朝两制,把中原统治管理方式融入于自身提供了可能。其三,辽政权建立后,与五代、宋长期对峙,加之入主中原的欲望,使其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以巩固国制,发展国力。采取一朝两制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平衡不同类型的民族关系。
2.大林牙院(林牙,是契丹官名,掌文书之官)
是北面官中专掌文翰的秘书机构,“修文诰,掌文翰之事”,是皇帝的秘书机构。
秘书官:都林牙、林牙承旨、林牙、左右林牙等。
此外,在南、北宰相府,大王院,宣徽院等机构也设有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员。
3.翰林院
是辽代南面官系统中的重要秘书机构
设有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都林牙等职
4.常见的秘书官吏:
令史:掌文书案牍之事
译史:州以上官府中从事笔译公文的吏员
辽代秘书机构设置的特点
辽代中央秘书机构明显反映出既保留了一些契丹旧制,又仿汉制,两者相混合的特点,这一特点表现了辽代在秘书工作中积极吸取汉族经验的倾向。
(二)文书档案工作
辽代的文书档案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较慢。
辽代统治者力图学习宋代文书档案工作经验:
1.注意任用被俘和招纳的汉族士人为秘书官,利用其经验、学识、才华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秘书工作;
2.不惜重金运用各种方法竭力搜求宋朝的文书档案,既了解宋朝动向,也作为秘书工作的参考;
3.注意保护本朝的文书档案工作,严禁流出。
二、金的秘书工作
(一)秘书机构和人员
中央设有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丞相,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
金初,设有元帅府,掌管军政,后改枢密院。内除有都事主管秘书工作外,还设有奏事官。奏事官是职掌相当宽的皇帝亲信秘书官。
翰林学士院,负责拟制诏命
地方府、州、县各级官衙内设有判官、掌书记、主簿、孔目等秘书官职
低级秘书人员:
书写、都目、吏目、典吏、书吏、抄事、司吏、主文、贴书、知印
(二)文书档案工作
金代文书工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设立了快速传递官方文书的急递铺制度,该制度大大提高了公文传递速度,为元以后各朝所沿用。
什么是金代“急递铺”制度
急递铺,为中国古代邮驿组织之一。它肇始于宋,迄元朝普遍推开。据史料记载,金王朝已设有提控急递铺官,掌管急递铺事务。在军马要道上每十里设置一铺,以一铺一人为首,辖有铺兵3人,在所辖军的射粮军内选用。铺兵传递公文时腰系响铃,乘快马,规定每天必须行驰三百里。
金代区域图
急递铺有南北两个系列
北路一自中都经真定、平阳、京兆、凤翔、达于临洮
北路二:自中都经沧州达于益都
南路:自真定经章德达于南京。从南京往南有两条分路:
一、经贵德达于泗水、寿州
二、经徐州达郑州
急递铺相关图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