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文化与巴文化 宋治民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绪 论 一、巴蜀文化的命名 本书指的文化是考古学文化 。这是考古学的 “特别术语”, “这是某一个社会 (尤其是原始社会 )的文化在物质方面遗留下 来可供我们观察到的一群东西的总称” 。 关于考古学文化 的定名一般是 以最早发现的小地名作为文化 的名称 。 “至于时代较晚的原始社会 ,因为它们毗邻的各个社会 中有些 已有文字记录 ,所 以这些文化有时便用文字记录上 的族名 来命名 ,例如我 国的 ‘巴蜀文化”, 。在古代文献 中有 巴人 、蜀 人 的记载 ,甲骨文 中亦有 巴、蜀的记录 ,这样便有 了巴蜀文化 的 名称 。关于巴和蜀的地望及迁徙情况 ,各家看法不 同,根据 四川 彭县竹瓦街出土 “覃父癸”、 “牧正父己”铭文的铜觯,证明参加 武王伐纣的蜀就在 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 。这些便是 巴蜀 以 族称作为考古学文化命名的由来。 巴蜀文化 的提 出始于 年代 ,当时有一批据传 出土于成都 白马寺 的青铜器,其兵器 的形制、花纹有别于 中原地区,因而提 出巴蜀文化的名称 。限于当时的条件和认识 ,对这批铜器 的归属 争议颇大 。新 中国成立后 ,在 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宝轮院发掘了两 个船棺葬的墓地,船棺葬的发掘使得 巴蜀文化从考古学的角度得 以确认 。随着考古新发现和研究的深入 ,从 巴蜀文化这一名称 中 分 出了巴文化和蜀文化。例如 《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一书的推 论部分 ,就指 出了冬笋坝和宝轮 院船棺葬 的族属是 巴人 。《中 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的巴蜀文化条也是分为蜀文化和 巴文化 第 2 页 而分别叙述 。冯汉骥先生在 《西南古奴隶王 国》一文 中,指 出 了巴人和蜀人在物质文化上 的区别 。佟柱 臣先生在 《巴与蜀考 古文化对 象 的考察 》一文 中也认为 巴和蜀是不 同的两个文化 。 这些论述都是讲 的巴蜀文化消失 以前 的一个 阶段 ,但追溯上去 , 大约相 当商代或稍 早一些 时候 ,蜀和 巴的文 化面貌 仍然是 不 同 的,而且它们 的渊源也是不 同的,可见区分为蜀文化和 巴文化是 有其道理和根据 的。 关 于考 古学文化 的定名 问题 ,夏鼐 先生 提 出三个 条件 。第 一 , “一种文化必须有一群 的特征 。像英 国进步考古学家柴尔德 所说 的:一种文化必须是一群具有 明确 的特征 的类型品。这些类 型品是经常地 、独有地共 同伴出。”第二, “共 同伴出的这一群类 型 ,最好是发现不止一处 。换言之 ,不仅在一个墓地 中几个墓葬 内,或一个居住址 中几座住宅 内发现 ,而是在不 同的墓地和居住 址中都发现过它们在一起的”。第三 , “我们必须对这一文化的内 容有相当充分 的认识 ” 。这三个条件 已为我国考古学界所接受。 我们 以这三个条件来衡量 ,认为它们 的命名是符合这些条件 的。 在 以成都平原为 中心 的四川盆地西部地 区分布着一种 以夹砂褐 陶 系为主 ,以小平底罐 、高柄豆 、圈足盘 、乌头柄勺 以及尖底器为 主要陶器组合 的遗址 。这种组合 的陶器在成都 、广汉 ,甚至雅安 的沙溪均有发现 ,对 出土这类 陶器组合 的遗址墓葬 已发表 了一系 列 的研 究文章 ,对其文化 内涵 、发展序列和谱系 、分期断代 已有 一定的认识 ,虽然对各期 的绝对年代 目前仍有不 同的看法 ,但对 其 陶器 的发展序列各家意见还是 比较一致 。所 以以蜀这个族称来 命名 四川盆地西部 以成都平原为 中心 的这一考古学文化是 比较妥 当的。同时在湖北西部宜 昌地 区的长江沿岸和清江流域分布着一 种 以夹砂褐陶和夹砂灰 陶为主要陶系 的、以折沿鼓腹罐 、釜 、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