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PDF

专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金项目 · Vol.52,No .3,March ,2008 专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肖国华 王 春 姜 禾 郭婕婷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 成都 610041 〔摘要〕根据专利信息的特点,从指标设计、分类、构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专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数量、 质量、价值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指标,以期对国家或地区或机构等不同主体的研发现状、研发效益、研发脉络与趋势、创新能 力与竞争实力等方面进行专利角度的定量分析评估,从而为科技研发和决策管理提供支撑服务。同时也对指标利用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专利指标 专利评价 专利分析 专利信息 〔分类号〕G353.1 Xiao Guohua Wang Chun Jiang He Guo Jieting Chengdu Branch,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Abstract〕 these indicators. 〔Keywords〕 ● 科学性。单一指标的使用和不同指标的配合使用,应 1 构建目的与设计原则 当合理;指标所涉及的计算公式,应当经得起推敲并为能实 践所肯定。 1.1 构建目的 ● 客观性。所有指标均是基于实际统计数据,而非主观 臆断;指标对于数据的反映,应当贴切,没有歧义。 ● 方便专利信息分析,使专利调研更有针对性,能够对 ● 系统性。指标体系应当全盘考虑到数量和质量、现状 国家、地区、机构、领域等不同层面和不同主体的专利情况 进行有效分析,提出当前和未来发展在技术研发和竞争方面 和趋势、投入和产出等不同角度对实际情况的反映,力求全面。 ● 实用性。指标体系不能脱离于实际的专利分析评价工 的驱动因素,服务于专利战略决策。 作,与科技创新、经济贸易密切相关。 ● 优化专利评价。基于对同一层面不同主体的对比分 析,掌握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具体差距,掌握整体的发展 ● 前瞻性。尽管现时存在某些不能获取的数据,但鉴于 专利统计的发展,仍预设部分专利指标以支持将来条件成熟 态势与水平,给予科学评价。 时的应用。 ● 通过专利评价,有效引导评价对象整合专利资源,加 强薄弱环节,巩固专利优势,并理性引导技术创新向实际生 产力转化,为不同层面不同主体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起到 2 专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良好的引导作用。 1.2 设计原则 根据指标反映数据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专利指标划分为 *本文系中国科学院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研究项目 “专利地图研究分析及其应用”(项目编号:070001)研 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07-04-18  修回日期:2007-08-23  本文起止页码:96-99  本文责任编辑:王传清 96 图书情报工作 ·基金项目 · 第 52卷第3期 2008年 3月 数量类指标、质量类指标、价值类指标等;根据指标反映阶 拥有的总被引次数 (CI)的比值。此项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 段过程的不同,也可将专利指标划分为投入类指标、产出类 反映分析对象在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