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思想库情感类答题技巧课件.pptVIP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思想库情感类答题技巧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思想库情感类答题技巧课件

诗歌鉴赏 ___情感、思想内容 常见题型 一、分析某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06江苏卷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问题: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写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二、分析某段(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卷Ⅱ)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问题: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解析: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 “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 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三、结合诗词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排斥,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授徒。 问题: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四、比较两首诗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重庆卷)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问题: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前者描写的是春雷,“只待新雷第一声”寄托了作者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描写的是“落花”,“化作春泥更护花”寄托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五、概括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卷Ⅰ)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 问题:(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案(1)这是一首题画诗,共八句,前四句承题描写竹石牧牛,后面四句抒情,表达了作者观画后的感想,因此这首诗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和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2)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竹残,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以。答出含意的,给2分;答出作者对石、竹同样怜爱的,给1分;答出作者怜爱的理由的,给2分。 读懂诗歌是关键 三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