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A B C 分水鱼嘴 飞沙堰 宝瓶口 都江堰三大主体结构: A: 。 B: 。 C: 。 分水鱼嘴 飞沙堰 宝瓶口 作用:防洪、灌溉 1.宝瓶口的修建 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1.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2.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 2.分水鱼嘴的修建 为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内江),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外江) 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3.飞沙堰的修建 分水鱼嘴示意图 二.都江堰建设的启发 都江堰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孕育出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为什么都江堰能够历经千秋,经久不衰,造福于民,持续发展呢? 修建时-“人水和谐”“以人为本” 都江堰水利枢纽修建于水量大有泥沙的岷江上、中游交界处。利用山谷进入平原的良好条件,弯道环流之水沙运动规律,“深淘滩,低作堰”,鱼嘴导流,“四六分水”,飞沙堰自动排洪排沙,宝瓶口引水入渠 利用岷江水量丰沛、径流均匀的有利水文条件,峡谷出口居高临下的自流地形,弯道环流、凹岸取水的有利河势,宝瓶口-离堆有利天然基岩控制断面作为进水口。 成都平原的勤劳人民,加上李冰当年科学治水、执政利民的为官思想。 天时 人和 地利 岁修制度与生态环境保护 “深淘滩、低作堰”,使生态环境产生良性循环 “淘滩”是指岁修时淘挖淤积于内江、外江进水口河床的沙砾卵石,以保证来年河道通畅无阻; “作堰”是指岁修时修复包裹鱼嘴的金刚堤、飞沙堰和后来修建的人字堤的堰堤。 深淘滩,就不会使流入灌区的水量不足;低作堰又不会使多余的洪水流入内江灌区。 正确地处理了引水与排洪的矛盾,使都江堰供水系统的生态环境,年复一年,得以良性循环,这是都江堰历二千余年而不朽的重要原因。 筑堰原料就地取材,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 都江堰岁修中,采用杩槎截江断流,采用竹笼装卵石砌堰,工程所需原料实行就地取材,这对于保护都江堰的生态环境也是十分有益的。 都江堰岁修实行就地取材,在历代都江堰治理思想中是一种主流意识,在都江堰治理中占有主导地位。这种意识不仅对于都江堰的生态环境保护起过积极作用,而且实行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也减轻了受水群众的负担。以较小的投入可以换来极大的收益,因此虽年年岁修而民众少有怨言,乃至后来岁修成为一种地方民俗。有当地民众的自觉维护,这大概是都江堰与古代其它著名水利工程不同的地方,也是都江堰历两千余年而不朽的重要原因。 植树种荆保堤与制订法规护河 都江堰整修过程中,还注意采取一些措施对堰堤进行保护,主要是在堤岸上植树、种蔓荆,使其起到固土固沙作用,防止堤岸崩塌。 都江堰的保堰意识中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主张不要轻易破坏工程体系中的天然结构。 离堆对岸有天然巨石成鸡爪状插于江中,俗称三道崖。三道崖使水流改变流向,因而对离堆具有屏障作用。同治三年(1864年),时任成绵道观察使的何咸宜,受木材商人请求,在岁修时组织劳力将三道崖加以凿平(因木商的漂木木筏常在三道崖脚处撞石受损)。结果导致“成属十余州县连年旱涝,冲毁农田不下十余万亩,地方受累无穷”,而且江水直冲离堆,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出现“离堆崩塌一角,廊房倾圮,楹柱虚悬”的危险局面。 综观都江堰持续发展的历程,有三条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1)“人水和谐”的治水之道是都江堰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基础 (2)“以人为本”的治水之道是都江堰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保证 (3)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都江堰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关键。 都江堰在修建及历代岁修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十分明显。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基本保持着它的原生态环境,这是它能永保青春活力的重要原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