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四数学]案例刑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年级四数学]案例刑法-

案例刑法第7周 罪数形态 09-01陈某致人死亡案 1982年4月10日下午,被告人陈某上厕所时把女儿放在外面靠篱笆站着。陈在厕所内听到女儿哭声,出来见女儿扑倒在地,将其抱起见脸上、嘴上都是鸡屎,怀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杨某(男,4岁)推倒的,就抓住杨的左肩使劲“一推一转”。杨被推倒在地,头部碰在石头上,后脚蹬了几下。陈将女儿的脸擦干净后转身一看,见杨仍倒在地上,就将杨抱起,发现地上、石头上都是血,并听见杨的喉咙里象打鼾一样响了一声,且脸色苍白,四肢瘫软,不哭不哼。被告害怕承担责任,就将杨抱进自家猪舍,出来将地上有血的石头、树叶拾起丢进厕所,用铁锹铲净地上血土。 陈第二次进猪舍,见杨仍躺着未动,即拆散一捆稻草盖在他的身上。尔后出屋张望,见无人影,又第三次进猪舍。这时被告好象见覆盖的稻草动了一下,怕杨又活了,顺手拾起一块石头向杨的头部砸去,并用一块石磨压在杨的身上。三天后被告将杨的尸体转移到河边涵洞里,后尸体被水冲出方得以侦查破案。经法医鉴定,杨某头部被砸伤痕系死后伤,被告用石砸杨之前,杨已死亡。 问题:陈某的行为是一罪还是数罪?符合的具体罪名为何? 一罪与数罪的区分标准 根据犯罪构成的个数作为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凡是一次符合一个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凡是二次符合二个犯罪构成的,就是二罪,余此类推。 09-02勒索案 某甲为了勒索财物在9月18日将被害人某乙绑架,直至10月25日才迫于压力将某乙释放。某甲的行为属何罪数形态? 某丙诈骗他人300万元人民币,事后将其藏于姐夫家中.这种藏匿行为与上述罪数形态是否一致?试述理由. 继续犯 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与该行为引起的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如非法拘禁罪。其特点在于: (1)必须是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继续。这一点区别于状态犯。状态犯是指行为结束后,造成的不法状态仍然在持续的情形,如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将该财物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2)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不间断地持续。时间的延续与行为的不间断。 (3)行为侵犯了同一具体的社会关系,即同一法益(从始至终都针对同一对象,侵犯同一客体)。 (4)出于一个罪过。 继续犯的司法应用 关于继续犯的司法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追诉时效的起算 对于继续犯的追诉时效应从其持续不断的行为终了之日起起算。刑法第89条的规定。 (2)容易形成事中共犯问题 09-03张某索债案 张某,男,35岁.张某欠李某运费2万元,李某向张某索要,张以无钱为由拒付.李某遂纠集数人将张某劫持至某宾馆客房,威逼张必须偿还3万元,在张某家人送来3万元后方将张某放回. 审理中,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另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你的看法如何? 09-04 某甲为杀害某乙,一日看到某乙走在大街上,便向某乙扔了一个自制的炸药包,结果不仅炸死了某乙,还将一辆正在缓慢行驶的公共汽车炸毁,导致车上十几名乘客伤亡。 某甲的行为符合几个犯罪构成? 分析 某甲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故意杀人罪,而且还触犯了爆炸罪。此外,以故意放火的方式杀人、破坏性地偷盗交通工具的关键性零部件、趁他人不备时抢夺财物将被害人推倒在地造成重伤等,都符合想像竞合犯的基本特征。想像竞合犯在刑事司法中比较常见。 想像竞合犯的主要特点 (1)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仅仅为杀人而持有枪支的行为与杀人的行为主要部分是重合的,所以被认为是一个行为,乃成立想像竞合犯。 (2)触犯了数个(不同)罪名。 关于想象竞合犯的司法处断 应从一重罪处断。客观上的一个行为与主观上的一个与准一个意思,是科处一个刑罚的根据。 在刑法分则第二章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很容易出现想象竞合犯的问题。在竞合情形下“择一重罪处罚”比较容易选择。因为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一般是重罪,与其他罪名发生竞合,通常都要选择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 练习 [例]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 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数罪并罚 [答案]B、C、D。甲在一个杀死乙的犯罪意图的支配下,实施了一个开枪射乙的危害行为,结果却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两个罪名,构成刑法理论上的想像竞合犯。 想像竞合犯的处断原则是择一重罪处断而不实行并罚,而故意杀人罪重于过失致人死亡罪。因此,只有选项A正确。那么,选项B、C、D不符合想像竞合犯的基本特征和处断原则,因而是错误的。 09-05交通肇事案 被告人李某,男,32岁,某单位汽车司机。李某于2002年8月17日上午11时,同装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