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重症中暑)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射病(重症中暑)ppt课件.ppt

* 五、辅助检查 血常规。发病早期因脱水致血液浓缩可出现血红蛋白(Hb)升高、红细胞比积(HCT)增加,血小板 (PLT) 发病初期正常,继而迅速下降,尤以发病后 1-3d 为甚,最低可小于 10×109/L。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中暑的严重程度相关,合并感染者明显升高,可伴有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 -6(IL-6)升高。 五、辅助检查 电解质:高钾、低钠、低氯、低钙、高磷血症。 肾功能:血肌酐(C,)、尿素氮(BUN)、尿酸 (UC)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 肝功能:AST、ALT、LDH 早期即显著升高,最高可达 5000U/L 以上,总胆红素(TBil)在 24-72h 后开始升高,最高可达 300Umol/L 以上,可伴有低蛋白血症。 五、辅助检查 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CK﹥I000U/L,最高达 300 000~400 000U/L,CK 5 000U/L 表明肌肉损伤严重,CK 16 ?000U/L 提示与急性肾衰竭相关。肌红蛋白(Mb)明显增高,一般血 Mb1000ng/ml,最高可达 70 000~80 000ng/ml 或更高;尿 Mb500ng/ml,最高可达 50 000ng/ml?或更高。初期血 Mb 高于尿 Mb,随着肾功能恢复,尿 Mb 高于血 Mb。 五、辅助检查 凝血功能凝血功能障碍可在发病第 1 天出现,但更常见于第 2 天和第 3 天。实验室检查指标:①PLT00×109/L 或进行性下降;②纤维蛋白原(Fib)〈1.5g/L 或进行性下降;③D-= 聚体升高或阳性,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20mg/L,或 3P 试验阳性;④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 3s 以上,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lOs 以上。上述检查有 3 项异常者,即可诊断 DIC。发病早期应每 4~6h 复查凝血功能。 五、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 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高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 尿常规及尿生化尿色为茶色或酱油色,镜检可见大量颗粒管型和红细胞。Mb 增高。 粪常规 大便潜血可阳性。 五、辅助检查 心电图 多表现为快速型心律失常。一般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有时也可表现为心动过缓,可伴有 T 波及 ST 段异常。 头颅 CT 检查发病初期 C T 多无阳性发现,3-5d 后可出现脑实质弥漫性水肿,凝血功能差者可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颅 MRI 检查热射病后期 MRI 表现为基底节、苍白球、双侧内囊、壳核和小脑缺血、软化灶。部分患者 MRI 显示双侧小脑、尾状核、皮质下白质异常和海马区均匀增强。严重者会出现小脑的缺血坏死甚至脑萎缩。 六、诊断 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进行高强度运动,并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者:①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抽搐、精神错乱);②核心温度高于 40°C;③皮肤温度升高和(或)持续出汗;④肝转氨酶明显升高;⑤血小板明显下降,并很快出现 DIC;⑥肌无力、肌痛、茶色尿;⑦CK 大于 5 倍正常值。 First aid 七、治疗 七、治疗 一是迅速降低核心温度 二是血液净化 三是防治 DIC。 关键 《2015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提出了“九早一禁”,现在发展为“十早一禁” 七、治疗 “十早一禁”相关要点 降温的目标,要在0.5小时内将体温降至40℃,在2小时内降至38.5℃。冬眠合剂可能会加重肝损害,可应用纳洛酮通过改善体温中枢调节,达到药物降温的目的。 扩容目标,在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情况下,动态调整输注速度,使尿量维持在200-300ml/h;适时进行利尿,碱化尿液。第1个24小时输液量可达6-10L左右。 DIC早期建议补充大量凝血因子、FFP、PLT、冷沉淀,特别强调早期每天要给予600-1000mlFFP,新鲜冰冻血浆10-15ml/kg/天,一天2-4次。期间需要2-4小时检测一次凝血功能。 (一)降温 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如果降温延迟,死亡率明显增加。当患者脱离高温环境后立即开始降温,并持续监测体温。降温目标:使核心体温在 10-40min?内迅速降至 39°C 以下,2h 降至 38.5°C 以下。 病房内降温 ①室温调节在 20-24°C; ②快速静脉输液; ③降温毯; ④冰块置于散热较快的区域(双侧颈部、腹股沟和腋下); ⑤用 4°C 生理盐水 200~500ml 进行胃灌洗或(和)直肠灌肠; ⑥血液净化; ⑦联合使用冬眠合剂等。 ⑧有条件可用血管内降温仪或将患者浸入冷水浴中(水温为 15-20°C)。 (二)循环监测与液体复苏循环监测 连续监测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