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行为金融到神经金融
From Behavior Finance to
Neurofinance
1、从现代金融到行为金融
Haugen (1999)将财务金融学分为三个阶段
Old finance(60年代前): 会计与财务报表分析
Modern finance(80年代前):财务经济学理论为指导,
即主流财务金融经济学(mainstream financial
theory )
主题:理性假设下的金融资产定价
基础:效率市场
New finance(90年代):
非效率市场
主流财务金融学的基本假设
主流金融即现代金融
简单地将市场行为个体假设为以最大化个人预
期为目标的、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他们不仅有最大化个人期望效用的理性冲动,
而且具有实现这个最大化目标的理性能力
由这种理性人所组成的证券市场,如果信息的
传递再是透明和高效率的,同时不考虑市场摩
擦,则可以实现集体行为的帕累托最优和市场
资源的最优配置
结果:证券市场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目标
有效市场假设成立的前提
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能够正确评价证券的价
格
即使有些投资者是不理性的,但由于他们的交
易是随机的,所以能够消除彼此对价格的影响
即使部分投资者有相同的不理性行为,市场仍
然可以利用套利机制使价格回归到理性价格
(内在价值)
市场的现实
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正常行为代替理性行为,
甚至机构投资者也是如此
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不是随机的,往往向着同
一方向(社会化)
套利的局限性:
非理性投资者过于强大
不允许低成本的卖空
内在价值不为人所知
完美替代品不存在
投资期与价格理性回归期不匹配
现代金融学的缺陷
基于完全理性的精确数学模型无法投资主体的
情绪和心理因素,而后者对决策行为有着直接
的影响
例:LTCM (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管理团队是世界金融学界超级明星构成,包
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yron Scholes 和
Robert Merton
基于精确的金融模型进行运作
98年陷入危机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
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成果
为依据,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
论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多样性,突破了现代金
融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简单地认为理性
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证券市场价格变化的实
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
使人们对金融市场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由“应该
怎么做决策”转变到“实际是怎样做决策”,从
而使研究更接近实际
认知
(偏差、非贝叶斯过
程)
有限理性或非
理性的个体
心理学及 决策、选择偏好
相关研究 (前景理论)
成果
群体行为
资产组合及价
格发生机制;
有限套利 非有效市场
行为组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