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品保管保护规章制度
【篇一:藏品修复保护,复制管理制度】
藏品修复保护、复制管理制度
1、目的范围
1.1 规范馆藏品修复保护、复制控制程序,明确馆藏品实施修复保护、复制过程的管理环节,有效控制馆藏品文物保护的全过程,以实现藏品的科学规范保护工作。
1.2 本程序适用于博物馆藏品修复保护、复制工作的全过程。
2、管理职责
2.1 分管副馆长对藏品修复保护、复制的运行和控制负领导职责。
2.2 保管研究部主任负责督导藏品保护工作的运行和控制。
2.3 文物修复保护员具体进行文物的修复保护、复制工作。
3、程序要求
3.1、藏品的修复和复制应按照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严格执行报批手续。保管研究部主任负责制定文物修复和复制的计划,文物修复人员负责制定文物修复方案,报经上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3.2、文物修复员具体负责藏品的修复和复制,文物的修复和复制,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并做好图片和文字记录,建立“文物修复、复制凭单”。
3.3、藏品的修复、复制应根据需要与可能,先提出修复、复制计划,并拟定方案,经主管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评定批准后才能进入实施阶段。
3.4、藏品修复、复制应在文物修复专家指导下,由专门的技术人
员进行。
3.5、对于新的藏品修复、复制技术,应先经过实验,通过主管文
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评定后推广运用。博物馆不得随意采用未经过实验和评审鉴定证明可确保藏品安全的新技术。
3.6、一级藏品的修复方案由分管副馆长或馆长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主管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其它级别藏品的修复方案,由分管副馆长或馆长批准,未经批准的方案不得提前实施。
3.7、修复前应由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制定修复方案。藏品修复时,本着尽量恢复原貌的原则进行,不得任意改变藏品的形状、色彩、纹饰、铭文等。修复前、中、后都要有记录。修复完成后,这些资料应归入藏品档案。
3.8、经常使用的一级藏品和容易损坏的藏品应予以复制,作为陈列、研究的代用品。复制品使用的材料、工艺程序、复制数量和复制时间等,均应作出详细记录归入藏品档案。
3.9、藏品的复制,由分管副馆长或馆长批准。这类复制品应加以标识,以免真伪混淆,且不得作为商品向外提供。
3.10、藏品修复、复制的情况,以及使用的技术、材料、工艺程序应予以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3.11、藏品修复中的残片、残屑等样品应妥善保存,以便将来科研分析之用。
【篇二: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 文化部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章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博物馆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了准确鉴别藏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加强藏品的保护管理,确保藏品的安全,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条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博物馆应根据本馆的性质和任务搜集藏品。藏品必须具有历史的或艺术的或科学的价值。藏品必须区分等级,一般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藏品必须重点保管。
第三条 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管理、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出和提供使用(对社会主要是提供藏品资料、研究成果)的责任。保管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
第四条 藏品保管是博物馆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业务工作,应由馆长分工负责领导。必须设立专门保管部门或配备专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五条 保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刻苦钻研业务,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对于接触有毒药品、尘埃的保管工作人员,应比照当地有关工种享受相应的劳动保护福利待遇。
第六条 为保证藏品安全、进行科学研究或充分发挥藏品的作用,文化部文物局可以调拨或借用全国文物系统所属各博物馆的藏品;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调拨或借用本行政区域内文物系统所属各博物馆的藏品,其中一级藏品的调拨、交换,须经文化部文物局批准。
【章名】 第二章 藏品的接收、鉴定、登帐、编目和建档
第七条 征集文物、标本时,必须注意搜集原始资料,认真做好科学记录,及时办理入馆手续,逐件填写入馆凭证或清册,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鉴定,确定真伪、年代、是否入藏并分类、定名、定级。鉴定记录应包括鉴定意见及重要分歧意见。凡符合入藏标准的,应连同有关原始资料一并入藏。各种凭证每年装订成册,集中保存。
第八条 登帐
(一)藏品总登记帐是国家科学、文化财产帐,设专人负责管理,永久保存。登记时要严格按照文化部文物局规定的格式,逐件、逐项用不褪色墨水填写,字迹力求工整清晰。如有订正,用红墨水划双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劳动教育自制贺卡.pptx
- ENTERFACE2010ProjectProposal.doc VIP
-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居家承诺书.docx VIP
- DB3205_T1078-2023_人才公寓运营管理与服务规范_苏州市 .docx VIP
- ProjectProposal项目建议书英文模板.docx VIP
- 新媒体写作与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ProjectProposal项目建议书英文模板.pdf VIP
- 城镇燃气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1].docx VIP
- 网络教学效果调查与数据分析.docx VIP
- 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服务采购服务质量承诺及保障措施.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