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CUIT 大气科学概论 大气科学学院 王伟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太阳辐射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大气的增温和冷却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 §2.3 大气的增温和冷却 一、海陆的增温和冷却的差异 二、空气的增温和冷却 三、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 四、大气静力稳定度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太阳辐射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大气的增温和冷却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 §2.4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问题的提出 地表从太阳辐射得到大量热量,同时又以长波辐射、显热和潜热的形式将部分热量传输给大气,从而失去热量。从长时间平均看,热量得失总和应该平衡,因此地面的平均温度维持不变。 但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得多于失,地面有热量累积而升温,从而导致支出增加,趋于新的平衡。反之,当失多于得时,地面将伴随着降温过程。 在上述的热量收支平衡的过程中,太阳辐射处于主导地位,因此随着日夜、冬夏的交替,地面的温度也会相应地出现日变化和年变化,且变化的幅度与纬度、天气及地表性质等影响热量平衡的控制因子有关。 地面温度的变化也会通过非绝热因子传递给大气,大气温度也会相应出现变化。 显热和潜热 显热是物质不发生相变(固液气转变)吸收或放出热量; 潜热是物质发生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如1mol水(100℃)蒸发成1mol水蒸汽(100℃)需要吸收40.62kJ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就是潜热; 而1mol60℃水升温至100℃(无水蒸汽生成)需要吸收的热量(约3.014kJ)就是显热。 §2.4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2.4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一、气温的周期变化 (一)气温的日变化: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主要受地表面增热与冷却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白天当地表面吸收了太阳辐射能而逐渐增热,通过辐射、分子运动、湍流及对流运动和潜热输送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边界层大气,使大气温度随之升高;夜间地表面因放射长波辐射而冷却,使边界层大气温度也随之降低。因而引起边界层大气温度的日变化。而地表面对大气边界层温度的影响是与地表面的性质(森林、草原、沙漠、不同类型的土壤等)有关的。广阔洋面上的冷暖洋流也影响洋面上空的大气。 此外,大气中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都会引起局地气温的变化。例如:暖平流移来时,会使局地上空的气温升高。冷平流移来时则会使局地上空的气温下降。大气中的垂直运动使得垂直方向上热量分布趋于一致。当地表面受热时,垂直交换作用使地表面增热现象减弱。当地表面冷却时,交换作用使降温现象减小。 一、气温的周期变化 近地层气温日变化的特征: 在一日内有一个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4 时左右,一个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其大小反映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一、气温的周期变化 原因(1): 日出后,地面储存热量增多,地温升高,大气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迅速增多,气温随之升高。 原因(2):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达到一天中最强,地表不断地储存太阳辐射能,使地温继续升高,最高值出现在午后,再通过辐射、对流把地面最高温度时放出的长波辐射传给大气,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 原因(3): 当地面放出最多的长波辐射后,太阳辐射能继续减弱,地温也开始下降,地面辐射减弱,因此气温也开始下降,直到次日日出前,地面存储的热量达到一天中的最小值时,气温也就降到一天中的最低值。 一、气温的周期变化 气温日变化的另一特征: 日较差的大小与纬度、季节和其它自然地理条件有关。 日较差最大的地区在副热带,向两极减小。热带地区的平均日较差约为12℃,温带约为8-9℃,极圈内为3-4℃。日较差夏季大于冬季,但最大值并不出现在夏至日。 一、气温的周期变化 原因: 气温日较差不仅与白天的最高温度值有关,还取决于夜间的最低温度值。 夏至日,中午太阳高度角虽最高,但夜间持续时间短,地表面来不及剧烈降温而冷却,最低温度不够低。所以,中纬度地区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初夏,最小值出现在冬季。 海洋上日较差小于大陆。盆地和谷地由于坡度及空气很少流动之故,白天增热与夜间冷却都较大,日较差大。而小山峰等凸出地形区,地表面对气温影响不大,日较差小。气温日较差还与地面的特性和天气情况等有关。例如沙漠地区日较差很大。潮湿地区日较差较小。 一、气温的周期变化 就天气情况来说,如果有云层存在,则白天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最高气温比晴天低。而在夜间,云层覆盖又不易使地面热量散失,最低气温反而比晴天高。所以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由此可见,在任何地点,每一天的气温日变化,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不是前一天气温日变化的简单重复,而是要考虑上述诸因素的综合影响。 气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称技术工作报告范文.docx VIP
- (2021年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docx VIP
- 解读学习2025《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培训课件.pptx VIP
- 《咏物诗》-公开课件.ppt VIP
- 品管圈QCC降低ICU患者约束缺陷率.pptx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25)附新旧对照解读课件.pptx VIP
- 安徽单招考试2025、2025分类考试真题语文数学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保证农民工工资及时支付的措施.docx VIP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 咏物言志诗 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手外伤急诊手术护理配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