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与环境培训课件
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增加 共存共荣, 贸易依赖 国际金融 跨国行动与全球组织网络 跨国公司(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一半是款国公司,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4) 国际政府组织:700个,5000次会议/年 非政府组织:17000个 移民(1.75亿)、劳工、留学、旅游 全球化的后果 积极后果: 民主、人权意识扩张 教育文化传播加快 多元文化理解的意识增强 工作效率提高,闲暇和创造性增加 促进全球安全和环境保护 为中国、印度这样的文明大国崛起提供机遇 东方文化得到一定程度普及和认同 (瑜伽、太极拳、针灸、儒家学说、柔道、武术等) 消极后果 极化:落后国家、落后民族、弱势群体(阶级、民族、性别)边缘化,不均衡发展:1966世界人口1/5富裕阶层是最穷的1/5的30倍,1997年扩大到78倍,比尔。盖茨收入超过全世界第18位国家以后任何国家的GDP,非洲占世界贸易份额在2%一下,.少数民族文化不可避免的衰退甚至消亡 弹性、不稳定性增加(bolatu 理论:富人收入超过穷人5倍时就会产生经济效率低下和内战危机) 民族主义、地方主义强烈反弹:1945民族国家51个,1999年增加到185个 世界性文化冲突激化(链接)西方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有限主权论、人道主义干预) 西方文化的生态危机:快餐式文化:食品、娱乐、暴力文化、色情文化 地域文化 一、文化与环境 1、文化与文明 文化: 广义定义: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定义: 泰勒(1871《原始文化》):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性的复合体。 辞海定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制度和组织机构 小结:文化是人类对自然与改变。 文化的层次与特点 文化的层次: 物质文化 :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器物层) 精神文化:思想、意识、传统、知识、技术(观念层) 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法律、制度、行为准则、习俗(制度层) 文化的特点:继承性、阶级性、民族性、地域性 文明 人类文化的进步状态。(相对野蛮而言) 主要人类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 以及古希腊、马雅文明、印加文明 生态文明 概念:人类在对待人类与自然关系上的进步。 内容: 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觉悟所产生的新理念。 这种新理念所派生的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修养。 生态文明发展的三个时期 1绝对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功利主义时期 2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时期:挪威哲学家纳斯称之为“浅生态运动(The Shallow Ecology Movement ),反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持续的健康和富裕。在基本不触动人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前提下,单纯依靠技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 2、文化与环境 1环境是文化的物质基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衣、食、住、行的生活文化 第一型生产方式 2环境影响人们的观念意识 空间的开阔与闭塞、环境的多样性与单一性、生存条件的舒适性与艰巨性 3地理障碍形成地方文化的空间框架 3、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整合 文化多样性价值观: 文化多元观与发展观是统一的。文化的个性原则是永恒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文化的演进是集成和创新的关系,不是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的关系 文化多样性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文化具有潜在的价值,一旦失去无法再现 文化具有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1整体的文化氛围的保护 历史文化区 2收藏保护 地方博物馆的建设、文物保护 3保护与开发结合 4修旧如旧 文化整合 涵化、同化与整合: 涵化:两种或多种文化体系接触交流引发文化的变化。 (如旅游地原有文化发生的变化,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同化: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的过程 (强制性的改变;强势文化长期涵化) 整合: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在互相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融合和吸收,形成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整合的方式 交流——选择 综合——创新 流行——沉淀 多样性——综合性——多样性 文化整合的意义 有利于社会发展 有利于民族团结和世界和平 东亚文化圈 地域: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蒙古、新加坡,儒家文化圈(日本、朝鲜、越南都曾自称中华、中国) 文化特质:勤劳、节俭、笃学、重伦理家庭、 链接 儒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汉武帝把孔子学说宗教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时期“佛”、“道”、“儒”并称为三教,此后,三教出现合一的趋势。在封建政权的支持下,它以中国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为中心,信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