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班美术教案草莓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中班美术教案草莓
篇一:草莓教案
《草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把握作者展开联想的构思之美;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
3、学习作者由一事物引发丰富联想的写法,细读品味并且从文中得出启示。
4、体会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②了解的中心思想和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①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②使学生真正体会感情的变化,理解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③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和青春,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 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季节更替、生命演变,这是一个庄严而严肃的话题。作者却举重若轻,由一颗晚熟的草莓生发开去,娓娓道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这种构思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草莓”,一是实指大自然中的草莓;二是虚指青春,这是“草莓”在文中的比喻义。
2、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3、背景链接:这篇散文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这是作者于九月,在田野散步,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发出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从而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4、学习生字:
枝柯(kē)璀璨(cuǐcàn)槲树(hú)盎然(àng)酣然(hān)
硕大(shu?)沁人心脾(pí)弥漫(mí)韶华(sháo)禀赋(bǐng) 赋予(yǔ)惴惴不安(zhuì)馨香(xīn)幻觉(huàn)似锦(jǐn)
5、理解生词。
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线索:文章以草莓为线索关联全文。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写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情思。
第1段:描写了九月田野里的天气、树木、天空、农村等景色,与文第3段的描写形成对比。第2段:一颗晚熟草莓的发现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六月,引出了下文。这一段是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关键,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起过渡作用。第3段:草莓的香味,使察觉几个月前的景色与现在的景色的不同,作者在不变中找到了变化。
第二部分(4-6),写作者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
第4段:与第1段相对应。第5段:与上文第3段相对应,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第6段:结束全文,充满理趣,引导我们去回味,去联想,去思索,去感悟。
四、教师小结: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文章情理相生,耐人寻味。
2、中外名人话青春:
(1)、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莎士比亚
(2)、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练。——高尔基
(3)、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萧伯纳
(4)、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的代价的。——莫扎特
二、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1、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
明确:香甜的草莓把作者的思绪引回草莓最盛的六月时光,再从六月联想到眼前秋意渐浓的九月,由季节的变化联想到曾经拥有过的青年时光以及似水流年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思想和感情。
2、通过联想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明确: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失的感概,及对人生秋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珍惜年华、积极乐观的情怀。
3、试比较第1、3两段对九月景物描写的不同?
明确:第一段重在表现夏意正浓: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到处欢歌笑语。
第三段却重在表现秋的气息:树是绿的,但只需吹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
4、从文章的思路看写作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者漫步在九月的田野:放眼四望,觉得“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没有变,依然是那些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但是马上“觉察到已不是六月”作者在第一段描写完天空,树木的句子后都加上了一个“但”字,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启发人们思考,为了启发人们对这两个季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从而感受时间给大自然留下的印记,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为下文对青春易失、生命演变的思考作铺垫。
5、文章第4、5两段与第1、3段是怎样照应的?
明确:课文第4、5段分别与上文1、3段相对应。第1段,面对九月的景物,以为“一切基本都没有变”,联想到第4段中的“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第3段的“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新人教精通版三年级上册Unit 4 Friends Lesson 2教学课件2024秋.pptx
- 2025年易制毒化学品考试练习测试题附答案.doc
-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25-2030年).pptx VIP
- 创业资源的管理与整合.pptx VIP
- 2024科技住宅设计标准.docx VIP
- 2025年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docx
- 管道施工ppt课件学习资料.ppt VIP
- 【2024年7月中考试题观察研讨课件】7. 滨州中考第21题 解析.pptx VIP
- GB50156-2012(2014年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pdf VIP
- _黄帝内经_中相关_血气_气血_论述辨析.kdh.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