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培训教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与创业培训教材

一个占地2.387平方公里的电动汽车项目,即将在深圳、惠州两市交界处拔地而起,那是2010年7月30日正式挂牌的“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 。 戴姆勒和比亚迪将以双方共同创立及拥有的品牌,将新一代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并计划于2013年推出首款新能源奔驰汽车。 1987年7月,21岁的王传福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毕业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1990年,王传福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硕士毕业,并留在该院301室工作,按部就班地历任副主任、主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还曾带出过一批研究生。 1992年,26岁的王传福被破格委以研究院301室副主任的重任,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处长。 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由于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王传福顺理成章成为公司总经理。 在当时,日本充电电池一统天下,国内的厂家多是买来电芯搞组装,利润少,几乎没有竞争力。如何打开局面?经过认真思考,王传福决定依靠自身技术研究优势,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丰厚的充电电池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 那时,日本的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需要几千万元投资,再加上日本禁止出口,王传福买不起也根本买不到这样的生产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传福是一个知道如何控制成本的“抠门”老板。根据企业的特点,他利用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决定自己动手建造一些关键设备,然后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结果只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就建成了一条日产4000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 比亚迪的总体成本比日本对手低了40%。利用成本上的优势,通过一些代理商,比亚迪公司逐步打开了低端市场经过努力,为进驻高端市场,争取到大的行业用户和大额订单,王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引进人才,并购进大批先进设备,集中精力搞研发,使电池品质稳步提升。 1996年,比亚迪公司取代三洋成为台湾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电池供应商。大霸是电信巨头朗讯的OEM,比亚迪公司因此成为朗讯的间接供应商。 1997年,创业仅仅两年,比亚迪公司镍镉电池销售量达到1.5亿块,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 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以2.7亿元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从而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王传福认为,国内私家车市场每年增长60%以上,不做简直没有天理,所以“我下半辈子就干汽车了”。吉利的李书福说过,汽车就是两个摩托加个铁壳。而在王传福的眼里,“一辆上百万元的车,也就是一堆钢铁”。 2003年8月,在陕西广东经贸合作推介会上,王传福再爆惊人之举,比亚迪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陕西省投资集团签订合资组建比亚迪电动汽车生产线合同,项目投资达20亿元人民币。 王传福曾经说过:“企业就如生命体一样,经受不住一项业务衰落和另一项业务兴起之间的时间间隔。它们在核心产业衰退之前必须毫不迟延地创造新业务。”明白了这句话,也许就会理解他为什么会如此执著的入主汽车行业了。 比亚迪的电池制造开始遇到了瓶颈,王传福希望突破瓶颈。 比亚迪没有输给索尼等日本电池企业,主要靠过硬的技术和国内低廉的成本。随着比亚迪日益发展,利润也越来越高,必然会让国内其他的投资者看到电池业潜藏的机会,于是纷纷投资,不断成立新的电池公司,电池大有供过于求的趋势,生产电池的公司利润下降必不可免。 而且比亚迪已经积累了一批大额的闲散资金,这就为公司的转型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再也不用像创业之初那样为资金发愁了。   当时很多人认为比亚迪全面转向手机领域是最好的选择,比亚迪可以尝试拥有自主品牌的手机。但是王传福考虑到比亚迪电池的客户是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制造商,所以如果比亚迪全面进入手机行业,那么比亚迪电池的销售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也有人建议比亚迪应该转向房地产领域,但王传福认为房地产没什么科技含量,而且已经竞争十分激烈了。 权衡之下,最终王传福选择了汽车制造业。 创新—苹果公司的成功源泉 以波士顿咨询顾问集团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评选出的“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的25家公司”,自2006年到2009年排行榜冠军一直是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创新产品历史 1976年由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简称沃兹)开发并销售AppleI电脑。 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II。 1979年AppleII+推出。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