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禽流感H5N1疫情信息(截至2012年8月10日) 15个国家累计报告608例,359例死亡,病死率59% 其中,报告病例最多的分别是印度尼西亚(报告191例,死亡159例)、埃及(报告168例,死亡60例)、越南(报告123例,死亡61例) 我国疫情(截至2012年8月10日) 确诊43例人禽流感病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65% 其它重要新发传染病 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散发病例和暴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地不断发生,美国每年的感染约为是73000余人,死亡病例约600人 1998年在 东南亚出现的尼巴病毒性脑炎,共造成106人死亡,病死率达40% 隐孢子虫病呈全球性分布,至少有74个国家300个地区已有报道 欧洲和美洲发达国家健康人粪便卵囊阳性率为1%-3%,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为5%, 有突发性和群体感染的特点,欧洲、美国已有数十起水源引起的隐孢子虫病流行的报告 广州管圆线虫病分布于热带、亚热带27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对于生食螺、虾、蟹等不良饮食行为的效仿与流行,本病呈上升趋势。 越南:细菌性腹泻、甲型肝炎、伤寒、登革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钩端螺旋体病 印度:细菌性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基孔肯亚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 缅甸:细菌性及原虫性腹泻、甲型肝炎、伤寒、登革热、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 巴基斯坦:细菌性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登革热和疟疾、狂犬病 尼泊尔:细菌性腹泻、甲型肝炎、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和疟疾 阿富汗:细菌性及原虫性腹泻、甲型肝炎、伤寒、疟疾、狂犬病 塔吉克斯坦:细菌性腹泻、甲型肝炎、伤寒、疟疾 俄罗斯:细菌性腹泻、蜱传脑炎 中国周边国家主要传染病种类 中国新发传染病形势 国内新发传染病的发生、扩散 性病、结核病上升明显,登革热近年有所回升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 一些国外罕见的传染病出现扩散趋势,有传入我国的危险 如埃博拉出血热、尼巴病毒脑炎、拉萨热、人类克雅氏病、西尼罗河脑炎、汉坦病毒肺症、猴痘、裂谷热、委内瑞拉脑炎 不明原因疾病时有发生 一些传染病威胁依然存在及卷土重来 鼠疫、霍乱、脊髓灰质炎 全国SARS发病情况 24省, 266县报告病例; 81.8% 的病例发生在城市; 起源于我国南方,迅速蔓延全国 96.7% 的病例发生在广东省及其它5个北方省份 全国SARS发病情况 人感染猪链球菌爆发,四川,2005年6-8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指是由一种布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中的新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 人群可能对此病普遍易感,有证据提示,蜱等可能为传播媒介。接触急性期病人的血液有传染性 2010年10月,卫生部下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通过加强培 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意识和能力,可能对降低病死率发挥积极作用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10年广东东莞基孔肯雅热 2010年,广东省2010年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96(其中2例输入)例,疑似病例188例。 2010.6.23,白云机场检疫发现,非洲籍入境旅客,核酸阳性,男性,29岁,发病时间为6月22日。 部分标本基因测序、比对,显示本次疫情的毒株为中/东/南非流行株,与泰国2008、2009年同基因型毒株同源性达99%。 * 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基孔肯亚热暴发 1950~2010年全国人间布病发病趋势 * 1999 2005 2003 2010 中国布病疫情逐步扩散 我国其它新发传染病现实及潜在威胁 中国约有60%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 我国湖南和广东两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肺炎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43.7% 我国29个省(区、市)存在莱姆病感染,每年新发病例估计高达两万例 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病自然感染率为65.5% 五、国外新发传染病应对策略及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等的应对措施 1995年世界卫生协会敦促所有成员国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以促进对再发传染病的检测及新发传染病的识别 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新发与公共疾病监测控制部门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了传染病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 各国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研究 病原体生物特征、致病机理、感染者免疫应答 疫苗研究以及病原学与基础研究数据库等 1997年的世界卫生日的主题: “全球警惕, 采取行动 -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 《国际卫生条例(2005)》是一部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国际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承认《国际卫生条例(2005)》 目的是防止疾病或其他公共卫生风险跨国境传播,同时避免对国际交通和贸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IHR(2005)》于2005年5月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2007年6月15日生效 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