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隔雨 杨羽仪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红楼隔雨几回望(自序) 有些艺术家对某些意象有特别感受 ,一生努力描绘 。凡高 的向 日葵或金黄花朵 、莫奈 的睡莲 、德伽 的舞者 、伽莎 的胖小 孩 ,都为世人熟知 。国画家如齐 白石 、刘海 粟 、黄君璧 、徐悲 鸿 ,都有心 中的山水人物 ,满纸烟 云 ,一生绘之不厌 ,也令人 看之不尽 。 文人追求 的意象或较复杂 ,没那么 明显直接 。不过 ,遣词 用字 以至抽 象 的诗风 ,其实都有个人 印记 ,如王 国维谓 “冯正 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 , 自是情多无处足 ,尊前百计得春 归,莫为伤春眉黛促 ,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不知此词本就是 欧 阳修所写 , 《尊前集 》误作冯词 ,反见王 氏心细如发 ,千载 以下一 眼看 出端倪 。其实 ,从现象诠释 学去看 ,作 品的微观结 构 ( )可反映作者 的内心世界 ,而作者 的 “经验 形 态 ” )亦常流露在作 品中。海 明威 的 冷 雨、劳伦斯 的旷野 、屈原 的兰芷杜若 、陶渊 明的菊花 田园, 或 比兴寄托,或即 目写景,都是作者深心感动之物 ,魂牵梦萦, 甚或有些神秘经验及联想 。作者 即使有 意相邀 ,一些读者亦未 必能进入其缥缈深邃的心灵世界。 当然 ,亦有事 隔千年 ,读之如见其人 、如临其地 的。虽然 从诠释 学来看 ,怅望千秋 ,萧条异代 ,不大可 能契合无 间,达 至境界交融 ( 。而间中能与昔人合而为一, 心 境 交 融 者 , 必 先 将 自 己置 于 古 人 的 文 化 传 统 中 (参 看 )等的著作 ),那就仿佛有诗魂 冥冥在云端招手 了。秋风海上 ,苏曼殊就 曾对拜伦异域招魂 。弘一大师甚至觉 得 自己是韩偓再世 。而近代 陈寅恪 的诗亦有韩冬 郎的影子 。这 种 心灵相交 ,比起对古人某一意象着迷 ,就更加幽玄神秘 ,有 点像陈寅恪诗中屡屡道及的 “后世相知”、 “隔代相怜”了。 而陈寅恪对李商隐 “红楼隔雨”一典,似有特别深刻感受 。 商 隐 《怅望 》诗首 四句如下 : “怅望新春 白袷衣 , 白门寥落意 多违 ,红楼 隔雨相望冷 ,珠萡飘灯独 自归 ”寅恪先生诗存 之 中,红楼 隔雨一词凡三见 ,亦可见其感慨 了。我最深契于心 的,是这首 《听读夏瞿禅新著姜 白石合肥本事词 即依见赠诗原 韵酬之》: 红楼 隔雨几 回望 , 衣狗浮云变 白苍 天宝时装 嗤老大 , 洛 阳格义堕微茫 词 中梅影招魂远 , 岭外莺声 引兴长 肥水东 流 无 限恨 不徒儿女与年光 白石年轻 时恋一女子 ,夏瞿禅考证其年份 、述其本事 。其 中几首鹧鸪天词最为沉痛 ,中有句云 : “当初不合种相 思…… 人 间别久不成悲 。”说 “不合 ”,似含怨怼 、悔恨难平 。又说 “不成悲”,更见其缠绵难解 ,不能放下 自在而悲不绝于心。另 一首 《鹧鸪天》词开首则是这样 : “辇路珠帘两行垂 ,千枝银 烛 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 下 ,谁识三生杜牧之 。” (小杜十年 后重到湖州 ,赋 “自是寻春去较迟 ”之句 ,姜 白石或有相 同遭 遇 。另外 ,黄仲 则也一再写诗追念少年时在宜兴 的一段 爱情 , 叹息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到底 “红楼隔雨”象征什么呢?多年前我 曾填有 《临江仙》 词十多首,其中也用上红楼意象: “怅望朱楼春欲暮 ,遥 闻笑语人声 ,满堂红粉 目难成 ,红 颜 随女石老 ,冷 雨湿 红英 。几度涉江花 尚艳 ,芙蓉欲遗何 曾, 晶帘透处见云屏,车尘飞不定,西北有微灯。” 红楼 ,令人 思念怀想之地 ,那里 曾有温馨 旧梦 ,常带伤逝 之情 。那些不可挽 回的情景,那些美好 的时光、美好 的人与事 , 都成 了无可奈何的无尽追悔 。雨通常是凉的,凉意也滴在心头 。 隔着雨 ,隔着帘纤细 雨,幽梦更寒更远 ,所想 的人与事更缈不 可即。 “隔雨”,也使人想到吴文英 的 “隔江人在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